1)第314章 50万的守备军_明末,从草原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4章50万的守备军

  南京不战而降后,消息传开,短短数日时间,江南各州府县就全部上表归顺,连死守在扬州城里的史可法也不例外。

  显然,相比起历史上满清入关攻占南京后,各地的反抗仍然此起彼伏,持续了几十年,华国就要简单多了。

  这不半个月后,浙江,江西两省也相继上表归顺,而到了十二月底,另外两路大军也分别攻占了成都和武昌,蜀王和楚王也都被直接押往京城。

  开年后,福建,两广,贵州也纷纷归顺,其中就包括各地的土司,和流窜到湖南南部贵州等地的八大王张献忠部。

  显然只要是稍微有点见识的汉人,都明白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道理。

  所以到了三月份的时候,整个大明就只剩下了云南一省仍在坚持。

  当然世代镇守云南的沐国公,也知道大势已去,并非真的想要顽抗到底,只是仗着天高皇帝远,想要和华国谈判,继续谋求以公爵之位镇守云南。

  消息传至京师,林锐也是冷笑连连,云南虽然天高皇帝远,局势和地形都十分的复杂,但想要做土皇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最多也就麻烦一些罢了。

  而此时的林锐,心思根本就没放在云南上,而是在考虑如何整顿全国的军队,和南方各省的政务及各方势力。

  虽然大统一的思想,皇权至上的理念,在华夏根深蒂固,打天下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治理天下。

  毕竟华夏实在太大了,加上这时代的交通通信条件,一个处理不好,就很有可能继续引起动荡。

  虽然林锐很想亲自前往南京,整编南方的几十万降兵降将,奈何北京城也离不开他这个皇帝,张秀颖,卢婉儿,哈贝儿,小翠去年虽然相继给他生了三男一女,但都还小,无法监国。

  此时林锐也终于感受到了庞大疆域给皇帝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也终于明白为何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喜欢用儒家治国。

  因为在古代这种条件下,除了儒家的治国思想,和科举取士,以士绅为本的治国之道,能做到直接统治如此庞大的疆域外,其他思想和治国方法真的很难做到统治华夏。

  儒家能在华夏大地上盛行两千余年,绝对是优胜劣汰,最优的选择。

  最终林锐打算让娜木钟继续留在南京一段时间,负责主持整编南方军队的工作,政务上则交由政务院负责,暂时维持原样,不做大的变动。

  只是将湖广和两广一分为二,按照前世的行政划分,分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个省份来治理。

  南直隶同样太庞大了,为了今后更好的治理,也必须要进行拆分。

  将凤阳府,庐州府,安庆府,徽州府,宁国府,池州府划出来成立一个淮西省,首府庐州,也就相当于前世安徽省的大概地盘。

  剩下的淮安府,扬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