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章 一路北上_极品小郡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健看过清单,北川城的官绅也算“给面子”,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不被这次韩健连锅端,对钱粮物资的捐赠很踊跃。再加上抄家问罪得来的几十万石粮食,也足够北方将士再多用一两个月。

  韩健放下清单,对在场之人道:“如今兵马和粮草都有了,战事最紧要之处乃是在北关,左部汗王暂时退却,若是他再发兵来袭,想再大获全胜也非易事。”当韩健说到这里,已经有些人明白韩健的意思,如今朝廷算是南北两边作战,豫州方面还有江都的兵马,现在江都兵马已在豫州城下,若是韩健不在豫州的消息传开,势必会影响到江都将士的军心,而以镇南侯黄仕琅所镇守的豫州也将会发动反扑,此时韩健要选择是继续领兵北上还是先去解决豫州的问题,显然韩健选择继续北进而无视豫州的战事。

  简单做出一些战略上的安排,韩健也让这些在战场第一线奔波了一天一夜的将领回去休息。眼下最着紧的是整顿军务,为马上发兵北上做准备。北川城虽重要,但终究不是与鲜卑人作战的第一线,韩健要御驾亲征也不能坐镇在北川看戏,这对战局并无实质性作用。

  一场战事结束,也需要几天的休整,而在这几天时间里,北方的形势仍旧很不妙。林詹所部和鲜卑兵马的几次在北关以南的交锋,都以林詹所部失败而告终。鲜卑骑兵从北关打开几个突破口,正逐渐对其余的北关要隘进行蚕食,鲜卑人似乎有先将北关防线彻底摧毁再举兵南下的准备。至于苏廷夏所部,则明显要比林詹所部势头更猛,虽然苏廷夏只有一万多人马,但他的兵马以抢掠和不讲道理闻名。更好似一支贼寇的兵马,不但能令中原百姓恨之入骨,连鲜卑人也忌惮这种做事风格。而鲜卑人明显也对苏廷夏曾经横扫渤海国的事记忆犹新,但凡苏廷夏所部路过之处,不但地方百姓逃难,连鲜卑人也避而不战。像是有意要避开苏廷夏所部的锋芒,但苏廷夏还是抓住几次机会,在前线上收获了一些小的战事胜利,而且在北关东线站稳脚跟。

  四月十六,韩健终于重新发兵,这次他从北川城进发,要直接往北关一线往援。韩健从洛阳出发仅仅带了一万兵马,但韩健从北川城继续北上时,兵马的数字却在四五万之众。谁都不知道韩健从哪编出来这么多兵马。之前江都有五万兵马征调北上,世人都知道那路兵马最后是往豫州去了,眼下韩健仍旧能有五万兵马之数,这对稳固北方防线增添了筹码。

  只有韩健知道,他所谓的五万兵马,其实只是空穴来风。此次随他北上的除了一万洛阳守备兵马外,还有不少的民夫,而且河北一地在战乱之后便流民处处。韩健为了令地方百姓免受逃难之苦,干脆征调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