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7、758节 陋习恶俗,一体整肃!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二百八十六,倘若都修建五座道社,每座道社耗费三百银元,则需要拨款二百四十余万元。”林必举继续说道。

  “准奏,财部立项拨款,工部督办。乡村道社,事关大道教化,华夏人心,万不可马虎。”皇帝下令。

  这两次“准奏”,五百多万就花出去了。

  不过,大唐国库现在还有七千多万银元,银行还在源源不断的铸造新的银元,根本不差钱。花呗!

  大唐五大道庙,最高等级是道宫,其次是道观,再其次是道庙,最小的是道社。

  宫观庙社四等,每个等级的规模标准都有规定。像修建在乡村的道社,一般只有半亩大小,面积犹如一般民居,只是门楣高大,规格超然而已,造价不会超过三百银元。

  按照李洛和崔秀宁的统一规划,以乡公所为中心,修建五座道社,戏台,乡学学堂等建筑,形成乡中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发挥乡村社区中心的作用。

  那么,乡公所附近一定会形成新的街市,促进商业的发展。

  看似李洛花了很多钱,但哪怕从投资的角度,他也会赚回来的。

  “陛下。”杨汉明出列,“商铣出任钦差大臣赴岭南,一为督办大案,二为整肃恶俗。可全国各州,尽有恶俗陋习,岂独岭南独有?”

  “臣奏请陛下,派朝中大臣为各州肃风观察使,整肃民间陋习,移风易俗,敦促百姓遵纪守法。”

  李洛欣然点头,“准奏。政事堂拟定人选,报朕过目。”

  “遵旨!”

  三天后,唐主下旨,敕命御史中丞李扬、刑部尚书万荣等八人为“钦命肃风观察大臣”,各赐王命旗牌,赴各地会同州牧整治陋习恶俗。

  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大肃风”正式拉开了序幕!

  天下传诵的圣天子,终于露出了严厉的一面。

  …………

  “牧台官人,钦差大臣、广桂二州肃风观察使商铣警台,已经快到了。这是钦差手本公文!”

  广州牧治所南海郡城(原广州城)州牧衙门内,州牧李交接到汇报和公文。

  “来人,令所有州衙官员,随本官出城迎接钦差!”李交立刻放下公务站起来,拿着官帽就往外走。

  随即,州丞和司马等大小州官上百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州衙,往北城门而去。

  此时,钦差大臣的全副仪仗已经快到城门了。前面是整整四名鸣锣开道的警士,后面则是钦差护卫一都,打着“钦命督查、肃风观察”的对牌,以及直柄伞、黄麾等仪仗。

  在后面,就是龙凤云纹华盖车,里面端端正正坐着的一位头戴梁冠,身穿紫袍的大员,当然就是钦差商铣。

  簇拥华盖车的,是骑马的警官,以及录事等文吏。

  在后面,又是一都骑兵护卫,打着一杆大纛。最后,则是数十名乐队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