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章 十七档的算盘_正阳门下正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本看不清材质。

  算盘这东西也算是华夏的“国粹”了,也是古代华夏的一项重要发明,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虽然有大量的计算器走进千家万户,但是只要你去识字的人家里看一看,你总能找到一个算盘出来。

  虽然它有辉煌的历史,但最终还是要走入了尘封的历史。

  如果再过一百年,大概很多人早已不知算盘为何物了。

  算盘其形长方,周圈为木框,贯直柱相连,这直柱俗称为“档”。

  一般算盘有九档、十一档、十三档、十五档,像周安拿出的十七档就很少见了。

  这档中横木是为梁,梁上有两粒珠子,每珠作数为五,梁下是五粒珠子,每珠作数一,运算时定位后拨珠计算,可以做加减乘除等算法。

  宋末元初诗人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诗,内容是这样的:“算盘: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是我国第一首以“算盘”为题的诗。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说到这首诗,就有一个小故事了,这诗里的“瓮商舞”说的是有个卖瓮的商人他只有一只瓮,白天在大街上叫卖,没有卖得掉,晚上他就睡在瓮中开始盘算:如果明天把这只瓮卖掉,赚到的钱可以买二只瓮,二只瓮卖掉又可买四只瓮,四只瓮卖掉又可买八只瓮,这样成倍成倍地翻,将来一定可以发大财。

  他越想越高兴,不禁在瓮旁手舞足蹈起来,竟把自己惟一的一只瓮给踏破了。

  这首诗的用意是告诫人们,发财致富还得靠自己的辛勤劳作,不要白日做梦。

  还有一首诗就是:

  七子之家隔两行,

  十全归一道沧桑。

  五湖四海盘中算,

  三教九流珠上忙。

  柴米油盐小黎庶,

  江山社稷大朝堂。

  八方天地经营手,

  六六无穷今古章。

  这首诗也是说的是算盘。

  曾经,算盘是古代时候世界上广为使用的,最为先进的计算工具。

  它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口诀便于记忆,运算方便,不仅在中国被普遍使用,并且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就在现在这个八十年代,不论任何单位的会计,还是商店的售货员,都能打一手的好算盘。

  甚至一些会计的办公桌上,还有一把算盘放在上面,它不仅是办公桌上的标配,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在普通人的眼里,会打算盘的人,一定就是文化人。

  周安用手指轻轻一抠算盘珠表面,这珠子不但还有些发软,周安的指甲竟然能扣出一点黑色的东西。

  这是什么鬼?算盘珠子都是硬料,那这种软绵绵的,好像涂了一层漆之类的东西在上面似的。

  周安不露声色的随手将算盘拿起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