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十八章 票房的秘密_重生之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办事。比如某发行公司的高层,曾经参与过一次大规模的买票房行为。他透露,片方当时豪掷6000万用来在全国各地买票房,具体操作则由发行公司执行。“片方先把这6000万打到我们公司的账上,我们全国各地的200多个工作人员再到各个城市和影院或者院线谈,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票就行。”票已经出了。虽然有没有到达观众的手中是个未知数,但数字已经计入票房总数,该片的票房起步数就变成了6000万。

  因为购票量大,各家影院给发行方的也是低于零售的会员价,万达的会员价最贵,45~50元一张,其他院线,最便宜的是25元一张。发行方并不需要买下一个场次的所有电影票,他说:“影院要求我们至少包下50%的票量。他们才开一个场。同时,影院通guò正常的渠道还可以售出一部分票,我们的那50%起到的作用是:保证他们有的赚。”

  这种优惠使得片方用6000万可以买到相当多的场次,不仅获得了很高的票房基数,对外报票房时会有不错的数字,还掌握了竞争的关键点——抢占排片。这还意味着,同档期上映的其他电影,已经被排挤出局了。

  另一种操作手段。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片方和发行方降低票房分账比例,将属于自己的票房盈利让利一部分给影院。业界称之为返点。按照常规,在扣除%的营业税和5%的电影专项基金后,片方和影院分别获得票房的43%和57%。返点则是片方在原有的43%中让出2到10个百分比给影院,在利益的刺激下,影院当然也会给出更高的排片,保证这些影片在票房大战中占据先机。

  2013年6月。《某时代》上映时,影评人朱三就曾经把该片的返点协议在微博公之于众:“影片上映首周,片方花钱在众多影院大量买票包场;影院排片达到40%给影院一个点,45%给影院两个点。能规矩点不?”一位院线人士也透露:“2013年6月有部片子,给我们院线的人发了一封信。里面跪求我们给它安排好的场次和尽量多的排片,然后信中提到,会给我们返点多少。返点有合同这个事情,大概是从14年开始的。”

  如果说买票房还在秘密操作,那么返点已经成为一种业内人士见怪不怪的“促销手段”,越来越多的电影选择公开宣布下调分账比例。电影《赤道》在上映近两周后,由发行公司公开向各院线公司及影院发出《关于电影赤道调整分账比例的通知》,宣布电影将从5月12日起调整分账比例,片方及发行方所得下调10%。

  返点可以分为映前返和映后返两种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好档期,片方为了占据档期中的有利地形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