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专利_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深入,各种专利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

  化学研究不比其他的专业那样复杂。

  只要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只要能够花费心思埋头苦干研究,一个基础专利完全可以延伸出更多的专利出来。

  姜余在玄武研究院的实验设备投入计划预算是10亿美元,未来还有可能增加。

  研究基础材料学虽然是一个无比枯燥的工作,但这就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最重要基石。

  有了这些专利,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全新设计改良。

  他有信心,把一个五六十年代的报废拖拉机,打造成不逊色于T—80坦克那样的主战武器装备。

  更何况这些本就不是太落后的俄罗斯汽车。

  前苏联长期注重军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导致其制造技术、生产工艺、设计以及管理营销都比较落后,造飞机大炮很在行,但是汽车就真有些勉为其难了。

  80年代同期前苏联汽车质量昰超过岛国的,岛国质量一流也是在90年代初才完成的事情。

  岛国车在这之前,仅仅是外观可以,这也是80年代,岛国采用大量桦国廉价商品半成品的原因。

  你能想象一辆60马力的汽车能够在行驶过弯中不断做漂移吗?

  伏尔加旗下的的经济型轿车“拉达牌”小车做到了!

  能够想象驾驶着40年车龄的大卡车,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中来去自如吗?

  卡玛斯做到了!

  能够想象在非洲撒哈拉沙漠……

  前苏联的产品只是比欧美一流发达国家的产品有些差距,民用类,丰富性不够。

  但在世界汽车制造领域,仍然可以属于二流以上的高级水准。

  稍微不足于岛国,也主要也是在外观亲和性,美观精致上不足。

  所谓东芝高精度机床出口事件,也只是改善了前苏联的潜艇静音等一些功能而己,并非绝对影响了苏联产品的品质。

  在外蒙,5、60年代生产的嘎斯牌吉普车,一直到现在还是运输,载人的主要工具。

  在阿三国,前苏联生产的汽车一直都是出租车的主力车型之一。

  要知道这些车大多已经行驶了三、四十年之久。

  这些汽车质量可想而知。

  至于老毛子的车现在越来越少出现在桦国。

  除了两国的历史和地理的因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外。

  他们造的车很丑陋也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傻大黑粗基本上就是俄国汽车品牌代名词。

  傻大黑粗确实存在,但是只是外观,内部包装不足,并非指质量有问题。

  在如今这样一个年代,眼球经济越来越被放大,俄国汽车的销量自然可想而知……

  俄国汽车的发动机的耐用程度举世闻名。

  他们的汽车发动机设计简单,结实耐用、价格低廉,更适合俄罗斯国内恶劣的道路和严酷的气候条件。

  这就是姜余把这些汽车的图纸拿下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整一个亚洲和非洲地区,绝大部分国家的道路和气候条件都不好,甚至是很严酷。

  而且他们的人均收入水平有限,很难买得起欧美日的品牌汽车。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只要姜余造出的汽车足够便宜,足够耐操,足够美观就绝对会有市场。

  而这前两者刚好符合老毛子的汽车设计理念。

  俄罗斯的发动机和底盘技术,非常适合打造这样的低端汽车。

  工业美学这方面,姜余完全不担心。

  如今,高精度数控机床已经不再是制约桦国工业发展的阻碍。

  逐步改进汽车制造的工艺水平,改善汽车的工业设计水平,完全是指日可待。

  相信在这样的中低端市场竞争中,姜余的汽车工业必定会占据一席之地。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