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四十六章 调研_静州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了,今天遇到的事还不算特别棘手,至少养殖户没有提出赔死羊,还在可控制范围内。他略加思考,又对江老坎和驻村干部王健道:“以前养殖户有多少只羊。有底数没有?”

  王健道:“买羊子的时候,农办和村里都派人参加,直接到静州养殖场进的货,有购买表格。”

  王桥又问道:“补助款发没有?”

  王健道:“正在发放的时候,姚镇长调走了,就没有签字。然后就过春节,一直没有发放?”

  问清楚情况,王桥就当场表态道:“按照你们进货时的登记表,我们该补助就补助。不能说全部挽回损失,至少让大家少损失一些。下个星期一开班子会,我讲一讲这事,王健主动点,约农办把事情办了。”

  前任镇长姚向辉很少到村里来,来到村里也就是在办公室坐一坐,根本不与村民直接见面。而且,姚向辉向来不表态。什么事情都说要回去研究,这一点最令村干部们不满。今天新镇长王桥下村。不仅敢于和村民面对面谈话,还能当场表态,这就出于江老坎的预料。

  王桥又道:“我不是养羊的专家,也没有到现场去看过,所以不好评价。但是凭推理,应该是波多山羊的养殖技术不过关。或者说养得太密了,不透风,病菌多。我让农办到畜牧中心请专家来看一看,到底致死原因是什么,找到病因就好办了。”

  大家围坐了一个多小时。村民们虽然没有得到死羊子的赔偿,但是争取到了另一项利益,死掉的羊子也能算补助,损失最大的一家死了四十多只羊,就可以多得接近九千补助,也算不幸之中的万幸。

  离开了一社,江老坎笑容满面地道:“王镇,下一步是看花还是看草?”

  王桥道:“继续看草。”

  江老坎就介绍道:“那我们到三社去,三社有个麻烦事,就是有一半的地盘不通公路,主要原因就是有一条小溪沟把三社分成两半,一半通公路,一半不通公路。要修机耕道路就涉及到义务工和积累工使用,还有田土掉换,不通公路的强烈要求修路,通公路的没有积极性,所以一直搞不起来。”

  江老坎站在半山坡上,指着小溪沟对面,道:“不通车的那些社员要修房子,只能找人把砖、水泥挑过去,人工费用贵得不得了,所以河对岸很多人都没有修房子,不是不愿意修,是修起太不划算。”

  这是一个积累多年的难题,相当不好处理。王桥初任大镇一把手,朝气蓬勃,信心百倍,雄心万丈,根本不怕这些困难,道:“那我们去看一看,听听想法,肯定有解决办法。”

  到三社河对岸找了一个大院子坐下,不一会就聚了十几个村民,都在反映不通公路带来的困难。王桥这次没有急于表态,认真听了村民的意见,原原本本记了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