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9.新台风_重生之文化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得现在的这种生活,简直就是一种酷刑。

  老爷子偶尔发发疯,让杨一亲身体验一下牛鼻子的生活也就算了,最怕的就是有关诸子百家的课程。

  头一天对着《法经》六篇和《韩非子定法》,仔细研究了这些鼓吹信奉规则的政治家的历史哲学观,还仔细分析了法家三派之间的异同后,脑袋还没有转过弯儿来,第二天就转到了诸家之纲领的道家……

  然后还没深入分析过来动合无形,赡足万物……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些思想的神髓,第三天的学前考试就又回到了势、术、法的学派异同上。

  解释错误一个观点,对于典故论据的出处稍有疑惑,手心就要挨板子。

  虽然杨一不止一次地抗议过季棠郸这种被时代摒弃的教育方法。

  而季棠郸的态度就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说的老爷子火气,还要平白再多挨上一次。

  四个小时的学习也就算了,晚上回去后,还有一堆的神作书吧业要做。中文的也就算了,就算是文言文神作书吧业,在季棠郸这种高压式的教学之下,杨一也能勉强应付大多数问题,剩下的连猜带蒙就行,最多第二天挨揍。

  可是一天背诵一篇圣经算什么?从创世纪开始,到箴言,传道书,雅歌……撒加利亚书,玛拉基书。旧约背完了就是新约,背到后面还会反过来抽查前面的内容。

  圣经这种基础课程教完以后,就是西方文学史的教授,不只是文学经典的选读,还有深入的历史挖掘——为什么启蒙时代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和扼杀,以及同时却认可莫里哀和最后一个太阳王岁创立的法兰西学院;文艺复兴时期那些极端的美好和极端的丑恶,这种错综迷离到极点的世界形成原因,莎翁所掀起的高潮以及其后的巴洛克艺术时代;还有俄国大地上所出现的一批又一批文学家,以及在文学家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思想家,譬如托尔斯泰和他的忏悔意识……

  虽然学习的过程极其枯燥和艰苦,但是在经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杨一反而有一种乐在其中的充实感。

  说他像是汲水的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可能略微有些夸张了,但是对于只靠写神作书吧天赋自学“半成才”的杨一来说,发生在他身上的那种脱变,总之是真切存在的。

  这种蜕变,有时候也被人称之为升华。

  譬如现在季棠郸冷不丁提到一个典故,杨一多半能够在两秒或者更短的时间内,想起它的出处,而后又延伸到其他借用过这个典故的文章篇目里。

  又或者师徒两人现在最常玩的一个游戏,古文联句,这个联句不是借用首尾同字联句,而是上下句语境和寓意的契合。骈散不拘,诗词随意,只要文中的意味相符,就算是拿周易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