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8章 558 贸易纠纷_红警大中华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成长。中国人太多,工厂也多,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所以这股力量被整合起来后,不仅能够很好满足国内的需求,动辄增加产能供应国外跟玩一样。

  在欧美国家,甚至日韩等地都已经习惯了保持工作在八小时甚至六小时以内,生活质量要比工作更加重要的观念时,中国人虽然一方面在保证自己的劳动者权益,而一方面又依靠更先进的管理模式,用大强度的三班倒,最优化资源分配等模式,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制造能力。

  可以说此时的国人,有点类似于解放后国家草创的那一代人了,大家都是相当劳累的,但也是十分充实的。

  这样的可怕国家让欧美发达国家如何竞争?在技术上双方没有明显差异,资源成本和制造成本上只能是中国更低,而且中国人的经营策略也明显更具侵略性。若是跟另一位面一样发生在21世纪后,美国人还不会受到那么大冲击,可是此时是九十年代初,美国人的产业转型还没有完全搞定,只能是被中国商品冲击得更加疲惫。

  设想**十年代日韩等一批新兴国家的崛起,在加上石油危机之类的元素,让美国就爆发了一轮经济萧条,而现在以中国的体量横空出世,没把美国弄得半残已经是相当幸福了。

  美国已经连续多次上调了中国产品的关税,因为中国也是关贸总协定签约国,所以美国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遭到了关贸总协定的斥责。可是美国也没有办法,只能撑在那里,一方面用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以及各色名目的壁垒,阻挡中国商品的入侵,而另一方面,一些美国经济类报纸甚至开始打起了民族主义的口号,请求美国人不要购买便宜的中国货,为了保证本国就业购买美国货。

  可是,美国居民也不傻,同类产品中国商品便宜的话是美国产品的一半,就算贵也一般只有美国商品的80%-90%,选用中国商品自然生活成本就低。当然也有一些商品是反过来的,比如中国制造的最新一代的pc机,最新的手机,这类电子产品因为中国产品的性能要领先于美日产品,所以价格上也要的比较狠。

  不过,类似很多搞科研,搞设计,甚至是沉迷于电脑游戏的人来说,购买中国电脑既稳定性能也好,虽然贵了一点,但最起码倍有面子也实在。

  在电子产业方面,齐一鸣是采用根本不给美日欧等国家一点余地的进军模式,不仅在中国很多地区建立了大规模的晶圆制造厂,整机装配厂,而且还在申城、京师、深圳、台北等地建立了许多软件产业园区,提供足够丰富的应用产品。

  最早齐一鸣就抢先一步推出了本国自主的pc开源类的操作系统“腾龙”,因为推出早,性能好,所以直接压过了还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