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3章 朕来判断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了。”

  朱厚照微微一笑,“谁说不读圣学?四书五经关乎一个人的品德,朕要用人,是品德为先,能力在后,譬如少府招考,一样也考四书五经不就行了?”

  相当于政治嘛,政治课不能不考,不管你搞什么专业的。

  这一点还是不能含糊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脑袋里没有这个东西是不可以做官的,否则朱厚照不就是自掘坟墓?

  “这样倒是极好。那皇上所说的这个事务官,学识之丰富只怕不在一般进士之下了。”

  因为皇帝还提到,在任的官员同样可以考。

  朱厚照说:“这个可以和吏部尚书梁储再议议,朝廷对于官员的选拔,以往都是从上到下,若是引入考试,则还可以由下而上。在京的官员估计是没那个兴趣,不过偏远之地的末流官员,若是看到有机会可以考到产业部和少府,应当是很有动力的,他们学习起具体的‘事务技能’,也定然更有动力。”

  “可是陛下,这样一来会不会导致在任的官员,不以本职为先,而专事考试?”

  这倒也是个问题。

  君臣同时思考起来。

  王鏊首先想到,“陛下,倒不如设个上限。”

  “怎么设?”

  “在任的官员报名考试的次数,每人只可以考两次。考了两次仍不中,不得再考。”

  “是个办法。”朱厚照也补充,“再加些条件,将年龄设定为三十五岁之下,事务官是要干活的,一把年纪的考进来朕也不要。”

  总之是让专门考试的官员数量尽量小一些,不要搞成普遍化。

  “要不要对政绩再做些要求?”

  “这个不必,人家政绩好,治理得出色,那便让他再那里治理好了,还非得将政绩不好的排除在外,让他们留在当地?这要弯子要转得过来。”

  “是,老臣糊涂了。”

  朱厚照思量着说:“总之,这是个大有可为的事。首先是你提的这些学院都独立出来好好的办,朕准伱所奏。京师总归有的是地方,水利学院、航海学院、农学院、商学院以及医学院都一并办了吧,就依着陆军和海军学院的选址而设。

  同时为了鼓励入学,为朝廷培养人才,再以事务官为契机,在科举之外设立每年一次的考试制度,由产业部、少府面向专门的学院联合招考,招录人员主要补充进入这两个衙门。这是大的原则,具体的细则你将梁储找来商议一番再说。喔,对了,总理外务部也一并加入,同时再设立一个学院,外交学院。”

  王鏊觉得奇特,“与外国交往,还需专门的学院吗?”

  “当然需要,朝廷开驰了海禁,才知道世界有那么大,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在咱们君臣知道些什么?叶尔羌汗国的历史你知道?两眼一抹黑吧?这样不行。一个强大的时代,必定不是一个封闭的时代,而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