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5章 争清名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

  “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毛纪渎职之罪。审清以后交内阁决议。”

  这句话是较为艺术的。

  皇帝真是要收拾毛纪不会是渎职罪,随便扯一个抗旨不遵,还不是要了他的命?

  但真要这样,这会儿这帮官员反应定然不小。

  反而是不轻不重的渎职罪,让很多人进退维谷起来。

  毕竟天子没有下死手,他们也不好太过激。

  《大明律》中有明确的记载渎职罪的处置标准的:凡官不奉公法,擅离职守,轻则杖一百,徒三年;重则斩监候,以其犯罪情节论。

  这种交由内阁决议的,肯定是轻一些的渎职罪。

  再考虑到他不是真正的渎职,可能就是几十板子的事。

  但量刑多少,都是上面的人一句话,万一给你弄个‘徒三年’,那也挺难受的,说到底,他们现在都是渎职。

  “杨阁老。散了吧。”

  杨一清当然不肯,皇上这番脾气是左也不行,右也不行,他也不能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朝中大事他又不敢自己真的做决定的。

  “还请公公转达圣上,杨一清身为大明之臣,对陛下之忠心,天地可鉴。老臣愿去官、也愿令死罪,只求陛下回心转意。”

  尤址什么话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王鏊起身,“所有人都各回部衙,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各司其职,政务为要,不可轻忽!”

  毛纪被抓走了,少了这么个乱事的源头,众人都安稳不少。

  是天子和杨一清闹起了脾气,可别最后弄得他们都领上几十个板子。

  等到人都走得差不多,

  杨一清还是在原地看着承天门三个字,他在想他初入宫的那会儿,又想到回京开始担任阁老……

  正德天子是难得一遇的圣明君主,在这两天以前,他一直觉得自己所遇得人,因而才能此生建功立业,怎么最后就成了这番模样?

  事情来的太快,变故也太快,让他这个老人有些难以反应。

  而说到底问题还是那四个字,士绅除优。

  “济之。你说,会不会陛下这次仍然是对的?”

  王鏊也不好讲,“下官只知道,陛下认定的大事,千军万马也难以阻挡,坚毅果决,这绝非说在嘴边的颂圣之语。”

  “哎。可老夫也真是担心,自古以来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朝廷不再优待读书人,这个祖制一坏,天下如何不乱?”

  说到这里,杨一清忽然好奇起来,“济之,你准备如何做?”

  “下官自知难以劝服陛下,因而若陛下执意如此,那便尽全力辅佐陛下,平了天下的乱局。”

  杨一清心头微颤,“或许你是对的。”

  但到了这个时候,他自己是很难回头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君子的世界中,是非观是很分明的。

  不可能两天前认为是错,两天后就认为是对,那他妈的还活不活了?

  那是小人才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