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9章 物质决定精神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意志为臣子的谁能左右,因而到时看哪一段河堤都有可能。”

  凤阳巡抚还是河道总督。

  这些他都逃不掉。

  宋衡心想还好他历来不在河堤这种大事上开玩笑,所以现在心中才能安稳,“多谢杨侍从提醒。”

  杨慎走后,宋衡立马点兵将出发。

  皇帝要看河堤之前,他得先看一遍。

  有底归有底,但不能够躺在衙门里睡大觉,否则态度就是不对。

  除非你有绝对的把握,不管皇帝看哪里,那都没问题。说实话,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保守一些,自己先去看看。

  古时候的大臣总是要千方百计的阻止皇帝出宫。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像现在这样,皇帝一旦出门,那各地的官员大多都得鸡飞狗跳一阵。

  自宋衡这个河道总督之下,各地官员全叫他给发动起来了。因为不知道皇帝到时候具体会看哪一段河堤,所以只能一一排查。

  这就是领导视察的用处。

  朱厚照不想走一路抓一路人,所以他明着告诉这些人他要去视察河堤。实际上就是要他们查漏补缺,赶紧把活干好。

  作为皇帝,最终的目的是要事情办好,而不是以抓几个贪官发泄情绪为主,他前世看了十年,今世又当了十年皇帝,早就看明白了,天下的贪官是杀不尽的,如果每天囿于这一点,那事情到最后谁来干呢?

  所以古时圣贤也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皇帝基本是半躺在自己宽阔的马车里,车身有些轻微的晃动,但他已经慢慢习惯了这种没有减震的感觉。

  路边休息的时候。

  赶回来的靳贵和顾佐将自己看到的情形和皇帝禀报。

  山东的情况的确好很多,有了红薯以后,大部分百姓还是能吃得饱,这是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各地心黑为祸的乡绅并没有因为盛世而减少,所以他们也能听闻一些某某员外家名声很不好的具体事例。

  朱厚照一边抻着腰一边说:“你们没在的时候,朕还听说了山东有匪患。依朕看来,这类恃强凌弱之事要杜绝,怕是要很难了。”

  即便是他生活的年代,这些也难以避免。

  “所以陛下才和当地官员观礼?”

  “那倒也不是。”朱厚照视线落到一旁的杨廷和身上,“这个事,有空你们去和介夫探讨吧。喔,对了,那个关延卿……”

  王炳上前禀报,“启禀陛下,这个关延卿臣仔细了解过了,要臣说,赐其一个大胆狂徒之名也不过分。”

  “想来敢指摘朕的不是,那也不是胆小的人。”朱厚照轻笑,“你说说,他怎么就大胆了?”

  “是。”王炳一眯眼睛,“此人是官宦之后,他的父亲官至河南提学,所以他自小便饱读诗书,每每有惊人之论。后来进士及第,到兵部观政一年,当临朐知县两年,至今也不过三年的宦海生涯。他说朝廷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