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7章 新的凤阳巡抚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费宏这四川巡抚是要到头了,不过这些都是传言,费宏基本都是不听,他还是以四川巡抚的身份来考虑事情。

  因为这样的严令会打折扣,这些事情太多人关心了,就算真的什么都不说,外面肯定也是假得满天飞。

  “育苗我们已培育了很多了,山东离京师近,便先选运河两岸几个州县先行试种,今年的话……可先试种一万亩。”

  这样等到最终全部宣布时,朝堂内外接受起来都比较顺理成章。

  而且这个任务不轻: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

  “是啊,五年了……”

  又能有多难,这些地方都不是贫瘠之地,只要认认真真治理几年,必定又是一片生机。

  从他们所站建筑的二楼望南城,那里是一片成群的低矮房屋,当中能看出私塾,在幽静的角落里忽然多了许多树,那便是藏书园了。

  费宏忽然听到这个消息其实有些压力,升官是升官了,但这个官不那么好当的呀。

  关键是从顾佐这样份量的人口中说出来,费宏还是觉得有些震惊,弄的他都有些不知道说什么,“礼卿……不管如何,还是等陛下旨意再说此事。”

  其实就这么一点一点的做,等到正德十年、十五年,那天下是个什么光景?

  而像是这样的变动,京里传得的确不少。

  费宏刚刚在思索,所以停顿了一下,而后方才回神,“礼卿还信这些乱传的话?”

  “做臣子的,自然是听旨行事。多谢礼卿,实话实说,我还确实没有考虑过凤阳这里的事,万一陛下问起,我一问三不知倒也尴尬。”

  京师里有项事情做得极好,便是不允许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上再随意撒尿泼粪,京师规划司一方面是建了许多旱厕,一方面又将之变为一个生意,虽然很难听,但屎的确有施肥的作用。

  顾佐摆摆手,“那有甚好解惑的。川府缺人,那便以利诱之,有能赚钱的事,财聚还怕人不聚?不过,子充兄,等此间事了,你怕不在四川了。”

  “已经基本定了,所以也不是不能讲。”顾佐手背在身后,“去年初,两京直道淮安扬州段的那个案子……还是让陛下颇为不满,朝廷花了这么多的银子,到最后弄成这副模样,确实有愧圣恩。这桩案子后来往下查,多多少少还是牵涉到原凤阳巡抚兼漕运总督陈泰。

  “先前入宫时,听陛下谈起商屯,不过陛下太忙,说得语焉不详,礼卿,可愿为我解惑?”

  就是讨论的实际内容没有多少,朱厚照听得多、说得少,哪怕是红薯推广也有杨廷和在。

  顾佐见此,像是明白了什么,宽慰他说:“子充兄,路虽远,行则将至啊。”

  “子充兄可是状元公,何必谦虚?凤阳巡抚辖凤阳、庐州、淮安、扬州四府及滁、和、徐三州,只要有子充兄在,想必山东大治的下一个就是凤阳大治。”

  巡抚凤阳、漕运以及河道,每一个都够他忙活的。

  朱厚照眼皮子一番,“少了,不要轻视了希贤公在山东的威信,其他地方官府的话老百姓一般不信,但刘先生的话山东老百姓还是信的。他只要开口,就只种一万亩?刘先生,你该记得朕与你约定的徭役之事,多种出的粮食,正好可抵差役口粮啊。”

  乾清宫中。

  明制,凤阳巡抚一般会兼漕务和河道,这是老规矩了,倒没什么。

  在宫外,费宏找了少府令顾佐。

  高产作物普及这种事,没有官府推广也会慢慢散开,因为它确实高产,但那会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就像历史上那样。

  所以还是需要官府从上到下主动的去推。

  朱厚照说道:“红薯在山东种开以后,希贤公可在当地挖个超大的地窖专门存放,如此一来,不敢说山东以后再没有一人会饿死,但不管哪里有灾,只要救灾及时,灾民至少有一口红薯能吃。”

  刘健也在憧憬着,憧憬着那如天堂一般的人间真的会出现。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