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9章 王阳明的心地坦荡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征收和维持社会治安,如果遇到战事,还要承担征兵的工作。

  再想想,京官中的六品,哪里有那么多繁重的职责。

  所以才有新科进士,想方设法避免授官地方之事。

  ……也行吧,朱厚照觉得也算是继续对地方官的倾斜。这些人锻炼出来的能力,肯定是比在六部当几年主事要强得多,只是这种官员缺乏露头的机会。

  再想想弘治十二年这个时间点。

  原来和王守仁是同科进士。若不然,连这个机会估计都没有。其实现在大明朝,肯定有不少这样的人。

  但也没办法,作为皇帝来说,全国各地知府的名字他实在是记不住,更不要说知府衙门里的同知、通判和推官了。

  推官是正七品,通判是正六品。这个伍文定干了这么几年也算升职了。

  “既然是你推荐,朕岂有不信之理?随后朕会下旨,调他赴任,至于你,大朝会之后便不要再离开京师了,朕,另有任用。”

  “微臣遵旨!”

  这个年纪的王守仁蓄起了胡须,眼角也有皱纹,但脸上的面皮不像那些个老臣都耷拉下来,行止之间也还有年轻人的灵活。

  三十多岁,先前起起伏伏,悟了几年学问,也做了几年官。

  到时候了。

  想到这些,朱厚照的心思都从棋盘上离开了。

  “顺天巡抚、保定巡抚,或是去杨阁老那里巡抚一边,这几处地方,你要去哪里?”

  杨一清仍然是三边总制,节制延绥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宁夏、兴安、固原等九个总兵。

  当初杨一清就是从陕西巡抚被拔擢到三边总制这样的高位的。

  其实朱厚照相信,以这人的能力,即便几年前叫他担任陕西巡抚,那也不在话下,甚至和鞑靼人干一架,那也不是必输之局。

  但当时王守仁的为官经验还不足,基本就是在贵州待了几年。如此大跨度的提拔,对他本身也不好。

  所以朱厚照是一忍在忍。

  一直到今天,再忍下去,人家这都要四十了。

  不过令王鏊和王守仁都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抛出了几个选项,请他任意挑选其一。

  这才是真正的圣宠。毕竟这几个位置都有人,也就是说皇帝准备让几个人全都给他让路。

  王守仁撩着官袍跪了下来,“陛下,臣朽木之才,竟得陛下如此恩宠,心中惶恐。且朝廷官职,乃国之公器,臣不敢妄选。惟以陛下之圣意,刀山火海,臣无悔也。”

  朱厚照有些无语,你叫朽木之才?

  “朕不要你上刀山,也不要你下火海。朕就要你在这几处选一个去。”

  王鏊开了口,“即使陛下旨意,为人臣者不可不遵。”

  王守仁鼓足了些勇气,“……臣意在陕西巡抚。”

  朱厚照点点头,“你果然还是对兵事稍有兴趣。”

  西北这个地方,元、清两代都是将陕西和甘肃分开。偏偏在大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