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8章 正德一世,无惧四夷!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虽然位置不低,不过照此局势发展下去,说不准下次大军出征,就是周尚文为主帅,而他在周字营帐下了。

  杨一清不管杨尚义怎么想,作为臣子,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写奏疏,递进京师为皇帝贺。再然后,他还是给周尚文也回了一封信,

  大明骑兵出塞,甘肃这边也做了呼应的,他们也曾率兵越过长城,算是为周尚文分担压力,只不过走的不远,战果不多。

  但不论怎样,这是一次整体行动。

  再有,周尚文的剿套也是复套的一部分,三年剿套,这是一直落在他头上的大事。

  河套地区、黄河‘几字’型的图一直挂在他的总督府里。

  几字型左上角的部分,就是阴山之南,也就是所谓的后套,当初火筛部就在那里驻牧,花马池一战后,他退去很远,几乎翻过了阴山往北,但这并不算真正的复套。

  因为火筛部本质上还是属于达延汗,他俩还有亲戚关系,火筛部实力转弱了以后,反而没了贰心,更彻底的归于达延汗。

  换句话说,鞑靼人的主力还在。

  而明朝的精锐骑兵就那么点,这个时候去河套平原开垦土地、屯种粮食,这叫什么?给敌人存粮啊?

  好在明君在位,给钱给粮、给人给马,两次作战可以说已经撬动了鞑靼的局势,复套越发相近了。

  弘治十八年,花马池一战削弱了达延汗火筛部力量。

  这次明军北出长城,又击溃、收服了一部右翼万户,

  正所谓步步为营,剩下的就是达延汗自己所领的左翼三万户,以及那两个和他离心离德的右翼万户。

  不过小王子也不是寻常人,两年时间,两场战斗,大明军事策略的明显转向,说不准就会带来他的反应。

  周尚文于回京的路上,正在看的就是阁老、三边总督杨一清给他的信。

  但他几次在草原上和鞑靼人接战,自信心早就已经培养了出来。

  相比起来,他边上的亦不剌更为不自在,

  以这样的身份来到大明京师……

  他望了一眼他们这支队伍比较靠边的马荣。

  他归降以后,便逐渐知道,就是这个家伙使得坏主意,逼他杀了乌鲁斯博罗特,弄得他草原也回不去了。

  “宣,大同总兵官,周尚文觐见!!”

  今日的京师,秋高气爽、万里无云,蓝天之下的紫禁城似乎在视线中变得更加清晰,一排排的侍卫持枪竖立,尽头处、台阶上的太监声声高呼,声音如浪潮一般息了又起。

  “宣,蒙古永谢布部落首领,亦不剌觐见!!”

  朱厚照面南坐于奉天殿,今日他身穿明黄色龙袍,头戴乌纱翼善冠,虽是白面小生般稚嫩,但是端坐正殿龙椅,目视前方而有余威。

  这是实权的皇帝,手中有文臣、有武将、有厂卫、还有他娘的银子!

  殿外阶梯尽头,周尚文的身影步步升高,直到露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