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刘健与山东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心胸不够,

  所以针对刘健,可以升但不能动,动而不升,不是聪明的做法。

  “赐座。”

  天色将晚,残阳如血,紫禁城的边际与天融合,描绘出不一样的风景。宫殿前老人家的影子拖得极长,中年人的身影慢慢靠近,

  “希贤公,陛下有请。”

  “登、莱陆上交通不变,然海禁一开,则登辽两地皆可相通。诚令登、辽两地不为禁限,则商贾往来络绎不绝。不惟登辽边腹之间征贵征贱,人可使富。即青莱淮泗皆可与登辽转相贸易。则登州且为一大都会.何患户口之不殷繁,方舆之不充实?”

  “希贤公,”

  “胶莱运河。”

  “刘先生,山东就拜托你了。朕一直盼望着,大明的百姓能富起来。都说朕富有四海,大明是中央之国,可中央之国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就是朕当老百姓,也不愿意成为这样国度的百姓。山东地大、民多,耕地还是不缺,刘先生主政山东,务必要以百姓为重,鼓励耕种、经商,大兴教育,惩戒贪腐,如此百年之后,山东先有孔、后有刘,刘先生也不辱孔门子弟的名声。”

  “陛下嘱咐,臣岂敢一刻或望?只是有一议,希望陛下允许。”

  朱厚照去将他扶起来,毕竟七十多的人了。

  因为不换,可以解释为干得好,认可了他所以令他一直掌舵。

  朱厚照望着老人家的身影,微微叹息,心里头暂时放下永寿宫的美好,吩咐左右:“将他请进来吧。”

  所谓登、辽,其实就是今天的烟台、大连一带,陆上交通不变的时候,海上如果能开个口子,其实也行。

  但刘健没有,官场上一直都知道,当初刘健进翰林院的时候,就不管什么人情往来的那一套,每天认认真真该干嘛干嘛,所以有刘石头的称号。

  “为了山东百姓,谢圣上天恩!”

  “希贤公在山东安民护田、教化乡间,百姓赖此而安,陛下全都知晓。明君贤臣,本是一段千古佳话,希贤公何不成全了这佳话?”

  开运河不行,都是山,开运河得花多少银子。朱厚照可不愿意当杨广。

  他今天来就是因为河工款而已。

  靳贵对于刘健也是从心底里敬佩,毕竟从首辅到布政使,大部分人对于这样的变化是没办法接受的,要么继续当首辅,要么老子就不干了。

  “说来说去八个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喔……所以刘先生的意思,是要在登州、莱州也择地开埠。”

  “东三府多丘陵,地形起伏,陆上交通不变。尤其东面登、莱二府,三面临海,虽西连青州,而阻山界岭,鸟道羊肠,车不能容轨,人不能方行。继而贸易不通,商贾罕至。即便粮食有余,但不能出售他境,资用大匮。臣以为要解东三府之贫,必畅通贸易,而畅通贸易,一则通海禁,二则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