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3章 全部拿下!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不出紫禁城以及舆论掌握在读书人手中这两点。

  “请中丞为浙江四举人伸冤!”

  之后的弘治、正德年间,一直也都有这样的声音,嘉靖年对于洪武年间所定的规矩也再次重申。著名的杨继盛在中了举人之后就得到去参加会试的路费三十两,不过他用这笔银子给他的兄长捐了一个散官。

  这是激化的征兆。

  客观来说,大明对于读书人相当的优待,只要是个举人,不用纳税、不用服劳役、见了县官不用下跪,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向他求救的人,有的是为了自身,有的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自身的人,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政治前途,就是在这衙门里一直晃下去,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的人,也不在乎什么政治前途。

  果然有举子出声,“既然朝廷没有杀人的旨意,那么这四人的命又该如何算?”

  士绅们在大明的体系之中是力量较为强大的一个群体,并且几百年来他们不断取得斗争的胜利,就是一个路费问题,都能争到手。

  毛语文眯起细长的眼睛,这个时候他的人已经来了,控制住这里完全不成问题,时间也不急,所他倒也想看看,这种时刻王琼会怎么选择。

  争斗本身成为了主角,争斗的内容已经消失。

  最后还是彭泽说话:“这件事,是对是错,朝廷自有公论。但是你们不该聚众哭闹,擅闯官府,若是报到京师,叫京师怎么以为?各位要是还信得过老夫,那就听老夫一言,各自回家,安生度日。朝廷从来也没要杀人的圣旨。”

  那句话怎么说的,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文人的终极理想。

  “你是何姓名?”

  但是他在乎。

  除此之外,举人还有一份廪粮。不同地区每年大约12-18两不等。这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农民从年头干到年尾所得收入的两倍。

  之前说话的萧渺也开始紧张起来,他和几个同窗相互依偎在一起,这个时候开始害怕,但还是要强装镇定,毕竟,害怕了就把脸都丢完了。

  王琼,字德华,山西太原人,明朝中期名臣,他治河、掌管户部、兵部都颇有成效。但是他风评不好,清流耻于结交权贵,他却善于结交权贵。而且比较会骂人,像著名的三杨内阁、李东阳、杨廷和这些清流之臣,他都骂得很厉害。因为他觉得这帮人就是道德高,没什么做官的水平,比如他批评过李东阳面对水灾、旱灾,就知道减免钱粮,没什么善后的措施。

  也就是所谓的越强者越富,越弱者越穷。

  所以时间一长之后,其实士绅官府已经结成了利益共生体。

  王琼则陷入了万分的挣扎之中。

  什么意思?

  朝廷已经明确了有这笔支出,为什么还说成化以前无有给也?

  看起来前后矛盾,但任何有生活经验的人稍微一想都能明白,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