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说客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起来他们也都是高中进士的一时才子了。

  丰熙一瘸一拐,郭尚坤二十多岁,倒是一表人才。

  “杨应宁就要入京了,朕料定他入京以后必然会替刘大夏求情,伱们两个去替朕当一回说客,说服他不要做这件事。”

  这是来得突然,丰熙和郭尚坤都有些措手不及,杨应宁此时在哪里还不知道呢。

  “敢问陛下,见杨应宁公的时候,要说这是陛下的意思吗?”丰熙扣首问道。

  朱厚照抬了抬眼皮,略作思考,“不必了。你们去了就是朕的意思。”

  看到两个人都有些懵懵的样子。

  朱厚照便解释,“这件事,不适合阁臣、也不适合司礼监去做。他们位置太高,如果劝不成,不就是平白让杨应宁得罪了内廷外廷吗?而且他们都涉足朝政过深,朕不想太过复杂。你们两个人去最好,既能代表朕的意思,也能简单一点。这只是单纯的一次劝说,成不成朕都不会怪罪,话带到就好。”

  说到最后皇帝都有一口叹气。

  刘大夏的结局已定,这个时候以杨一清的政治影响跳出来提这件事,实在不好。

  尤其……朱厚照也记得杨一清也是很有个性的清流之臣,他万一给你来个血谏、死谏的,那个局面就不好了。

  “陛下……因何叹气?”郭尚坤不解问道。

  “朕叹气,是因为朕知道杨应宁一定会做这件事,几乎很难劝得动。”

  大明的一些臣子有些轴,有些人轴没事,作为皇帝有的是办法揉捏他,但像杨一清这样的人,朱厚照并不希望他轴。

  说到底,朝中又能有几人能让他放心的把西北上千里的防线交给他呢?

  “陛下有命,臣等必定尽力而为。但正如陛下所说,杨应宁公此番进京,在他看来必是凶险重重,若是不为刘大夏求情,清流不会放过他,想必,他自己也不会在心中说服自己。”

  这就是朱厚照所担心的难处。

  “可若他……就是求了呢?”郭尚坤呢喃问道。

  朱厚照把手中的奏疏放了下来,盘腿坐了起来,“嘴长在他身上,他自己要说,谁能阻止?只是如果真的事态扩大,他和朕顶牛,朕不得不迁怒于他,希望他心里不要委屈。朕,也并非伤不起他的心,朕是不愿意伤他的心。无论怎么说,他是替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说到这里,丰熙和***就都听明白了。

  皇帝知道劝不住,但是一定要人去劝。为什么?为的不是劝住他,而是一种收服人心的手段。

  所谓看前三步,就是这样。

  皇帝已经看到了那个求情的场面,所以那个关口里,皇帝办不办这个人?

  不办,他一个大臣和皇帝死呛,再说得严重点就是居功自傲,这样也算他无罪?

  办了,这是个刚刚立下大功的臣子,事情出去,不是寒了满朝文武的心?

  而事先让他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