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格局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懂了。看来皇帝是很喜欢这种类型的官员。

  “朝廷表现的好的大臣多应在地方,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这是朕最为关心的职务,咱们这些人搞得再好,如果布政使在地方为祸,那就没有意义了。林尚书,”

  林瀚出列:“微臣在。”

  “依朕看,朝廷要定期对省级官员进行培训,可以不要全国一次性,分三年吧,两京一十三省的主要负责官员都要进京接受培训。吏部也要加强对这类官员的考绩。”

  皇帝又有新思路。

  不过这并不影响任何人的利益,所以没有什么阻挠的理由。

  对于朱厚照来说,能力培训之外,还有政治培训,他现在刚登基,接下来就要有节奏的撤换这些地方大员。

  目前的大明,权力的传导是靠人,狭隘的说是自己人,就像王华、杨廷和这些人在地方,朱厚照的旨意下去就顺畅的多。

  丁祖萍这样的应天巡抚,则会有别样的心思。

  如果到处都是丁祖萍,那三年规划也好、五年规划也罢,写得天花乱坠,真的一施行发现布政使这关都过不去,还玩个蛋啊。

  “……朕知道,官场里都以做官做到京师,做到六部、内阁为最终的目标,但官员系统要如一潭活水,有进也有出,不是说到了京师就不会再到地方的……”

  刘健等人都在想,皇帝忽然讲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继续在表达对内阁的不满?

  皇帝也一再强调地方官任职的履历问题,如果这些话再结合内阁三位阁臣的为官生涯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三人都是中了进士、然后就到翰林院苦熬,帝师、讲官、修实录……似这样一步步当上了阁臣。

  今年正月,为了出不出兵一事,内阁三人统一起来不支持皇帝,皇帝到现在还在揪着此事不放,因为经过这次事他发现,内阁不能铁板一块。

  不是说他们三个不好,也不是朱厚照忍受不了他们,其实他们三个都是不错的官员,配合的也比较默契。

  但问题在于,从今年开始,朱厚照要做的很多决策都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一些传统的观念。

  出兵之事,他来不及提前布局,等到要开海时,难道再让他们三个齐齐的反对自己?

  一个坑跌倒两次,他可不会这么笨。

  再退一步说,一个好的官员不一定要在阁臣的位置上才能利国利民,其他重要的岗位也很多。

  所以这一个月,他一直在释放这种‘信号’。

  这就让刘健的压力越来越大,旁人感觉得到皇帝的‘意思’,他们自己其实更加清楚。

  李东阳、谢迁都觉得这就是因为出兵西北之事。

  暖阁里,朱厚照说出京官也可以到地方之后,

  刑部尚书闵珪是个驴脾气,他奏请道:“陛下,臣愿往地方为一布政使,为天子牧守一方。”

  “布政使之位对闵尚书来说屈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