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没有奸臣,都是忠臣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刘健已经是老官僚了,但面对皇帝这样的手腕他也很难不心惊。

  当今天子,可追古时人杰!

  这样的话,即便六科封驳圣旨其实也起不来什么风波,无非就是拉下来、定个奸臣的名声,然后换个人罢了。

  眼看局势渐定,皇帝不再客气,“传旨,上直亲卫中振武卫、宣武卫、兴武卫、英武卫、金吾前卫、后卫,羽林左卫、右卫共八卫按令出征,前出接敌,大明国境内,有外族敢称兵者,皆斩!”

  “传旨,令大同副总兵官杨尚义率领骑兵部队向宁夏方向移动,寻机歼敌,凡有后退者,斩!”

  八卫士兵一共四万五千兵马,杨尚义的骑兵部队是两万两千人马。再加上宁夏、榆林、甘肃等本身就在边疆的士兵,就这么动一下,少说二十万兵马围绕着火筛部。

  这种情况下,朱厚照其实不担心打不打得赢,主要还是担心火筛会溜。不过这几年明军一直避让,火筛会选择打一下的概率也蛮大的。

  朝廷的兵,是够的。主要是没有称职的将领。皇帝的圣旨里还没明说,也让一众大臣奇怪。

  武将啊,还是不够。

  从弘治十七年至今,朱厚照搜肠刮肚,就只想到了一个名将,此人名为周尚文。

  他是世袭的军籍,接的是西安后卫的指挥同知,他打仗多谋略、擅长骑射,今年也已经整三十岁了。

  历史上能够出头,得一直等到安化王造反,作战有功才逐渐升迁。所以说军学院的学生请战是有理由的,没仗打怎么当将军?

  武将缺乏,仅有的一个更为珍贵。周尚文一离开学院后,朱厚照便安排他升任指挥使。单独领振武卫,后来各等级卫演武之中,周尚文表现都不俗。

  当然,以他的资质,要想作为此次出征的大元帅是不够格的,在下面当个前锋还可以。

  这样一来就显得有些尴尬,朝廷出征,没有什么靠谱的人。

  但即便这样,皇帝也不想在勋贵当中找个草包凑数,像英国公张懋,老态龙钟;保国公朱晖性格软糯,打仗只敢打必胜的仗;定国公徐光祚……废物一个。

  还有些像武定侯郭勋、平江伯陈锐之流……几万的部队给这些人,你晚上能睡得着?这心得多大。

  还不如把这些部队都交给杨一清指挥,尽管这样一来边军将领兵力就太强大了,但朱厚照宁愿去赌杨一清的忠心,也不愿意去赌那些勋贵能打一场漂亮仗。

  前者还有可能,后者就是做梦!

  这也真是让人无奈,想当年虽说朝廷也无人、但至少还有个王越可以用,到今日其实是有些断层。

  ……说到断层,

  朱厚照忽然想到一个接王越衣钵的人。

  天天忙得晕头转向,差点把这么个大帅之才给忘记了!真是失策!

  下了朝后,皇帝没有让王鏊离开,一道圣旨把他又召到乾清宫,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