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4章 你不拿我怎么拿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什么都不说,交上去给太子和皇帝看,更容易被太子叱责:你们眼睛瞎啊,这种奏疏,内阁就什么态也不表?

  那可不可以被解读为是一种默许呢?

  眼看弘治皇帝身体越发的不好,根本就没有高寿之相,所以这个关口真是要把内阁给难死了。

  也难怪李东阳忍不住要责怪这个湖州知府。

  刘健思虑良久,最后还是拿上桌上的那个‘烫手山芋’,用着略微沙哑的声音说:“也只能先去东宫请旨了。”

  刘阁老的行事准则,

  李东阳看了几年也看明白了,这样处置,就是先知会东宫。这姿态一摆,太子至少不会太过怪罪,

  至于这件事本身,这样一上交,估计是能脱手就脱手。

  算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嘿,也真是难为刘阁老。

  ……

  ……

  浙江,杭州。

  王华的到来,代表魏彬的落幕,现在这一幕终于上演了。

  每一步都没有超出旁人的预料,浙江的官场对此也没什么大的反应,一个太监么,办了就办了,了不起自背后骂上几句,却也不影响什么了。

  人们在意的是,王华的那个动作。

  布政使李俨才才不像党善吉那么愚蠢,他从湖北来到浙江,说实话,心里头已经有点打鼓,甚至后悔了……

  浙江的这潭水,真他娘的深啊……

  “王华怎么会干出这种事呢?”李俨才根本对不上这个人前后的行为,上次那样,这次又忽然大贪,“魏彬走后,太子可是特意派他到浙江的。”

  党善吉比较粗鄙些,他扯着嗓子说:“什么太子派来的。那魏彬还是太子派来的呢,结果怎么样?说到底,府里那么多人要养,再加上迎来送往,光靠俸禄的那点银子哪里够?他浙江巡抚也不能自己造银子吧?不拿怎么办?”

  李俨才并不信,“如果这样,他如何向东宫交差呢?”

  “有什么不好交差的。抓了魏彬,抄出二三十万两银子,这差事办得还不够好?”

  党善吉是说二三十万两。

  显然是已经把王华所留的八十万两白银又给砍去一大半。

  就这他还说自己的心不如王华黑。

  但怎么说呢,浙闽这一带海贸的上下贪墨程度根本就难以想象。

  隆庆开关之后,月港这个‘对外开放城市’的关税有一年一万多两、两万多两这样的记录。

  它应该真实,但肯定是大有问题的。

  这里的历史光看史书数据,是要怀疑开海到底有多大的用处的,

  毕竟搞海贸的商人几年下来就是百万巨富。朝廷的税收一年就一万两,两万两?

  钱呢!

  而且根据后世的统计,隆庆开关后约七十年时间内,世界各地流入大明朝的白银,保守估计要有3.5亿两,不保守一点要有5亿两。

  由此可见,明朝的对外贸易非常强势,搞顺差是咱们祖传的手艺。另一方面也看出,吏治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