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东宫的一天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生活本该有的模样吧?

  哪怕是秋云和冬雨在边上看着,也会觉得有一种幸福。

  皇太子殿下这样的好学懂事,对她们下人也好。

  过了一会儿,朱厚照想到如果自己上来就听王安石,肯定会被有心人发现,因为太明显。到时候上来一通谏言也挺麻烦的。

  所以他嘱咐刘瑾,“你去和杨廷和说这一段不要记……算了,你还是叫他过来吧。我亲自和他说。”

  过了一会儿,有些衰样的杨中允强撑着精气神给太子殿下行了礼。

  “杨先生,我在东宫也不是样样事都记得吧?今天下午你便不要记得那么明确,只说我在读书。”

  杨廷和愕然,这是什么要求?

  但其实……中允官都不太敢忤逆太子的意思。

  “是……”

  “殿下,”殿外有个内侍走了过来,“王詹事求见。”

  “好。请他进来。”

  王鏊现在是常常跑东宫,不过今天刚刚进来,就发现杨廷和从撷芳殿离开的背影。

  他一到,此人就走了。

  这让王鏊微微皱起了眉头。

  心中有些疑虑更深了些。

  朱厚照则从摇椅上起身,并且让刘瑾赶紧把刚刚念的书收起来。

  “臣,王鏊参见殿下。”

  “王先生来的正好。今日我又有几处不明白的地方想向先生请教。”

  王鏊怔了一下,那日之后他自己倒是纠结很久,没想到太子一如以往。

  “殿下。”

  朱厚照转身,“怎么了?”

  “臣今日来,是有一事想向殿下禀报。”

  听他这个语气就知道应该是有什么事。

  本来,还以为能有东宫日常的一天。

  “王先生请说来。”

  “殿下,可知李广其人?”

  边上刘瑾听王鏊提及这个名字,不由眉头一皱。

  “李广?”

  朱厚照想说是不是飞将军李广,但动动脑子也知道王鏊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到一个两汉时期的人物。

  “是,臣指内官监太监李广。”

  在明朝,不是所有阉人都叫太监,只有一个衙门的头才叫太监。像李广,他就是内官监长官。

  内官监主要负责修建营造事务,和朝廷决策中心不沾边,有点类似于外庭的工部。

  此外,由于内官尤其是司礼监宦官不能外派(出宫),宦官想去外地公干,则“必借列内官监衔”。

  而皇帝派人出宫,自然是首选信任的。所以内官监的地位一度仅次于司礼监、御马监。

  李广是内官监长官,名义上出了宫的太监都要从他这里过一遍,因为这一点,李广和许多实权太监都有不俗的关系,在宫内,可以说位高权重。

  朱厚照不了解这些,但他看到刘瑾的神色变化,这个老狐狸一般是不会如此的,于是知道此事敏感。

  王鏊果然说:“内官监太监李广,自弘治四年始,建言陛下修建营造太繁,内有寿安、钦安宫,外有神乐观、太仓、城楼,近来又修建武祠,而且引诱陛下让京军修筑宫殿,使京军占役成风,卫戍部队难以训练。臣,恳请殿下面陈圣上,奏明事实,使陛下不受小人蒙蔽!”

  他为了照顾太子没读书,遣词都尽量使用白话。

  朱厚照却知道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些事情肯定有不少人和皇帝提过,但弘治四年到现在都多久了?这个人还是好好的。

  “王先生,这件事我知道了。”

  “殿下……”

  刘瑾精得很,一看王鏊开始钻牛角尖,便向前走了一步,“王先生,还是先解答殿下的问题吧,殿下今日一直在等先生。”

  在太子这个位置,会有太多人为了不同的目的来陈述是非善恶,但世间是非哪里是那么容易分清的。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