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圣旨、到目的、到动员,一篇系统的文章被列了上去。

  虽说妄议国政是不允许的,但大家都知道,背后是太子。

  所以也没有人去攻击这一条。

  文官集团对此很警觉,他们最近被逼得太狠了。

  “太子殿下这一套已经用的很纯熟了,便是不论做什么都先占住大义,譬如学宫是为穷苦百姓,整军是为朝廷强军,咱们即便反对,也是各讲各的道理,这样一来……”

  其实近来的效果已经显现了,就是如焦芳这样的人,蠢蠢欲动。

  吴宽同程敏政说:“朝中有许多官员开始倾向于太子,缘由便是太子替他们脱去了投机之徒的后顾之忧,学宫也好、整军也好,说出去都是为国为民,可你我都知道,这其中有多少小人是为了自己的进身之阶所考虑?长此以往,朝中必为小人所占据。”

  他哪里知道,朱厚照的标准,并非君子小人,弘治时说用了许多正直之臣,结果呢?还不是有一大帮人欺上瞒下,大肆贪墨,国家的政治生态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有的时候,生态在逼着好人成为坏人。明朝的文官体系,就是逼着大家都成为‘道德模范’,到最后就很容易变成只讲道德,不讲模范。进一步推而论之,就会大面积出现那种皇帝这个言行不合圣人之道,那我便不干了的官员。

  这让朱厚照怎么治国?

  他不需要满朝的‘孔子’,他需要好官。

  而且干不好活的,不是说就惩治不了你。

  杨廷和上回还被申斥呢。

  说到底,他更为实用一些。当然,后世之君能不能模仿便不一定了。

  所以吴宽的担忧倒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程敏政听起来也觉得不难理解,只是忧虑,“东宫之谋通常都是有进有退,我们想要阻止,怕是也难。”

  “所以便更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我看需得联合大司马(兵部尚书别称)和朝中各同僚,来一次大谏!”吴宽猛地捶了一下桌子。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他们这些人,也是给太子温水煮青蛙才至今天的局面的,反正许多事都有人反对,但太子也在做。

  皇帝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再反对能反对到什么程度去?

  本来有一个办法,就是盯住太子身边的人,第一次是张永,太子力保了下来,后来是杨廷和,现在钱桂人都不见了,李东阳也是日日被弹劾。

  所以现在这个办法不仅没有效果,反而是太子府属官越发壮大,再过几年估摸着他们这些人就一句话也说不上了。

  值此时刻,马文升、吴宽等人必得联合在一起,此外,他们还纠集了督察院都御史戴珊,鸿胪寺卿周度,以及刑部尚书白昂,工部尚书徐贯,户部尚书周经,礼部尚书徐琼,

  六部之中,也就是吏部尚书屠滽因为当初李广之事与他们中有些人关系不好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