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七月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余年以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乎不得其解也。终不过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鏊今日讲学,乃是针砭时弊,是为救世也,何言非行?然……如若真有圣上降旨,鏊愿领一知县,俯首农桑,耕读致远。”

  “这个王鏊,明明知道殿下在的。”

  “无妨。”朱厚照知道王鏊的意思,这是羡慕起杨廷和去当知府了,他每日却只能在这里当个教书先生。

  经世致用的思想他接受的程度越深,越是会产生去实际干点儿活的念头。

  但现在讲学才刚开始,怎么能让他去别处?

  尤其这是思想作风的转变是慢之又慢,需要潜移默化,朱厚照便更不能让他走了。

  这场讲学听到后半段的时候,太子失去了兴趣,准备启程回宫。

  与此同时的西北,为防止鞑靼占据贺兰山,招引其余部族寇边,王越从甘肃转到宁夏镇,开始居中调兵遣将,并计划分三路进兵。

  从广宁卫调过来的指挥同知杨尚义是王越在东宫向朱厚照推荐过的人。

  王越将他遣为前锋,领八百人前探、寻边。

  杨尚义身高八尺,喜爱用一把大刀,如今不过二十一岁的年纪,他得祖父向友人推荐,便是因为在自家兄弟之中最为勇武。

  就是这西北光秃秃的山和风沙让出身广宁卫的他有些不适应,一阵风来时,吹得他都睁不开眼睛。

  “将军,看那边!好像是鞑靼的骑兵!”

  杨尚义嘴唇很薄,他抬眼向士兵指着的方向望过去,前面一处山腰之上,果然有一个一个的鞑靼士兵出现。

  阳光下,山腰上,人越来越多。

  杨尚义的身旁,有个比他年轻得多的副将心中一慌,“且走!”

  “慢!”杨将军一把大刀挡在他的身前,他厉声说道:“刚刚那句话再讲一次,我要你的命!”

  随后用足力气,大声喊道,“列阵,严守!”

  “列阵!列阵!”

  杨尚义不屑得看一眼刚刚那人,“遇敌即退,乱我军心!若鞑靼人冲了过来,我们的士兵慌不择路,前后相撞,岂不是被人长驱直入?!真要如此,我必先斩伱于军前!”

  “可他们明显有数千人!”

  “那也不能乱!只有像现在这样,军容齐整,始终不散,他们才不敢轻易出击!”

  除此之外,杨尚义又命人迅速往回折返,向三路主力中的中路求援。

  而他自己则驱马前行,马匹随着他的缰绳来回晃动,“我从遥远的广宁卫来到西北,跋山涉水,越过千里,不是为了遇到鞑靼就逃跑的!我不知道你们这里,在我们那儿没有人见到鞑靼就害怕,你们摸摸裤裆,若是有还有卵子就跟我上!我也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在传,我是走了王将军的后门,我告诉你们,这都是真的!所以我只要勇猛作战,上司、兵部、朝廷都不会忘记我的军功!你们!”

  他指着这一群眼神中有些紧张的士兵,“你们也一样!只要你们跟随我的军旗冲锋!跟随我杨尚义杀敌报国,属于你们的功劳与荣耀便谁也夺不走!告诉我,想立功受赏吗?!”

  “想!”

  “想光宗耀祖吗?!”

  “想!”

  八百人一起呐喊,喊声震天!

  杨尚义一举长刀,“好!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