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扭转舆情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什么好名声的人。

  因为名声不好,所以刘健压着他,他就和刘健关系很差。谢迁曾经压过他上的御边意见,他也很恨谢迁。

  只可惜,官儿没人家当得大。

  这次从齐宽案、到李东阳钱桂之事,朝堂上的忽然发现杨廷和这个小子冒出了头,

  原来众人还觉得他从詹事府属官给弄到地方上当知府,是被弃了呢,哪想到人家是太子那边记名的自家人。

  似焦芳这样的人一看,心里能不痒痒?

  于是拍着屁股就到东宫来表忠心了。

  他们可能还不知道,给朱厚照干活儿,那不是容易的。

  像是杨廷和,东宫申斥的旨意已经去了,朱厚照对他缺乏魄力的做法不太满意,现在谷大用也被派了过去,如果有镇守太监的支持,他还是原地踏步。

  那么朱厚照就要怀疑这个人是不是在忽悠自己。他从来都是只看行动,不看表达。

  焦芳也一样。

  至于王华,他是没什么好讲的,儿子都已经被太子给弄到西北去了。

  王鏊等的时间不长,只一会儿便结束了,心中则念着,看来谢于乔所言不虚,东宫的力量确实在增强了。

  “臣王鏊,参见殿下。”

  朱厚照盼了许久,终于把这个人给盼了回来了,这位是和他发过誓要再现大明盛世的人。到目前为止,也是他最为信任的臣子之一。

  “快请起。”

  朱厚照看他的皮肤的确大不如前,温声道:“这一趟可是苦了王先生了。”

  “为国效力,臣子本分,何言辛苦?”

  “王将军那边怎么样?”

  王鏊回道:“王将军久历战阵,虽赋闲多年,但风采不减,不论是练兵备战,还是安民戍边全都胸中有策,井井有条,有他在,西北可保无虞。”

  弘治年间,边患可严重呢。

  不能都指望一个老头儿。

  “那个王守仁呢?”

  王鏊说了八个字:“聪明好学,奇谋百出。”

  给他一点时间吧。

  “先生,你过来。我最近发现一样事儿,你刚从西北回来,不知可否为我解惑?”

  王鏊见太子所谈皆是国事,哪里有小孩子贪玩的样子,心中不禁也有稍许感动。

  “洪武、永乐时,边军的军屯能有两千多万石的粮食,可弘治十年便只剩了不到三百万石,这个数字触目惊心啊。”这些话朱厚照藏在心里许久,还没有和谁说过,这是第一次,“这让我很是担心边军的战力,如此兼并,普通士卒连生存都难,又何言作战?”

  到明末时,要想有战斗力的军队,就只能靠募兵了。

  王鏊自然知道这个边关积弊,他欣喜于太子知道了这个积弊,又有些害怕太子年少心计,于是急忙说道:“殿下,此事牵涉甚广,微臣以为必得从长计议。若是轻易丈量边关田亩,臣恐会有不测之事!”

  “我知道。但许多事要谋划在前,你说从长计议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