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昏招(二)_此生应无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推广投入,让腾讯OQ和嘉盛QQ唱对台戏,反复强调自己用户量多的优势凸显自身的领先地位。

  虽然在初期因为功能方面的劣势多有不利,但现在已经站稳了脚跟,各项增长指标肉眼可见的在回升。

  只是,很快腾讯的资金也要见底了。

  如果再烧下去,虽然腾讯即将上线的移动OQ有一些希望带来收入,但没一个人有把握说这些收入有多少,也不敢说在这样的烧钱速度下能熬到那一天。

  通过王树,腾讯五虎已经知道了是谁在和他们唱对台戏。

  令他们颇感无奈的是,陆道升资金竟然比他们充足得多,而这钱还是王树和他背后的IDG给的。

  虽然王树在和他们达成一致后亲自奔赴浦江进行谈判,但从传来的消息看,情况并不乐观,对手似乎没有妥协的意思。

  表面上腾讯QQ还保有一定优势,但腾讯的创始团队很清楚,再烧钱打下去,陆道升是否支持得下去不知道,腾讯一定会因突然断粮而垮掉。

  但是不打行不行呢?方方面面考虑下来,也不行。对士气打击这种虚的就不说了,关键是不能给用户造成腾讯OQ败退的印象,否则前面的努力很可能功亏一篑。

  如果要继续下去,钱从何来?

  历史的惯性也许真的存在,在巨大了压力下,腾讯五虎做出了一个让他们抱憾终身的决定,在嘉盛和腾讯大战的关键节点使出一记昏招——QQ号码注册变相收费。

  前世,腾讯于2001年年初开始对用户注册QQ账号进行限制,逐月降低了放号额度,并鼓励用户通过拨打168声讯台或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获取QQ号。

  这一举措很快就让用户几乎无法申请到免费的QQ号,而168声讯热线的收费是元/分钟,短线收费是元/条,相当于变相对QQ号申请收费。

  之所以采取了这种措施,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当时每天被申请走的QQ账号数量过于庞大,达到了创纪录的单日100万,QQ号的市场需求异常旺盛。

  这一方面是QQ缺少有力竞争对手,成为了市场的唯一选择,要承载全中国的即时通讯需求。

  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因为之前腾讯推出收费服务“QQ俱乐部”,导致很多人认为腾讯迟早对QQ注册收费,开始大量囤积QQ号以图将来牟利。

  第二,腾讯在2000年年底到2001年年初确实缺钱,即使之后很快拿到了MIH的投资,在移动QQ没有确定性带来高额盈利的档口,对之前差点被饿死记忆尤新,不敢乱花钱,且同时有强烈的冲动寻找变现途径。

  如果限制住免费注册的渠道,让用户走电话热线或短信渠道,则可以获取大量资金。

  如果是100万每日注册,那么每天拿到十几万到几十万的分成毫无难度。即便是因为收费拦下一大半的用户,收入依然极其可观。

  而需要付出的成本,似乎就是找一位程序员花一两天不到的时间在技术上做一些调整,给免费申请渠道加点限制而已。

  这一世,由于陆道升的干预,腾讯的资金紧缺问题愈发严重,几乎给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沿,而且此时没有MIH的资金进场做后援。

  考虑到再不求变就要坐以待毙,而给免费申请渠道加点限制也可以做得比较隐蔽,见效也快,能立刻为公司带来宝贵的救命资金。

  一番纠结后,腾讯团队最终决定缩减一部分免费注册额度,开启隐性的账号注册收费。

  就在腾讯团队完成了技术调整,正式启动了腾讯OQ账户免费渠道注册限制没多久,陆道升收到了一条来自自己预设监控的报警。

  打开一看,是来自之前部署的监控腾讯OQ后台服务质量的检测程序。

  再细看下去,竟然在各项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腾讯OQ的注册成功率出现了断崖式的下滑。

  陆道升笑了。

  ……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