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 计划和变化_此生应无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IDG的王树,接着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考察,王树认可了腾讯,觉得可以投资,向总部提交了报告。

  IDG总部认可了王树的判断,同意投资给腾讯。

  之后,为了降低投资风险,IDG又联系了李二公子的盈科资本一起投资腾讯。两家各自出资110万美金获取20%的腾讯股权。即腾讯付出了40%的股份,换取了22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约折合人民币约1600万)的资金。

  腾讯运气特别好的一点在于,在和IDG接触和谈判到敲定投资这一系列操作发生的节点,将将好发生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

  那时的美国证券市场已经疯狂到只要把公司名字改一下,带上“.com”或者“.net”这样的字眼,67家如此改名的公司股价在改名前后的两个月内平均涨幅为67%,个别公司股价涨幅超过10倍。

  也就说,腾讯是在市场对互联网企业估值疯狂的顶点获取了大笔资金,紧接着就是严冬来临。

  家中粮草充足的腾讯可以放开手发展,其他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是直接被扼杀在资本寒冬之中,就是在瑟瑟发抖艰难度日,根本组织不起足够的力量来杀入即时通讯领域。

  零星一两家还能扛得住有钱花的巨头,例如微软,虽然手握MSN这样的强力竞争者可以对腾讯造成极大威胁。

  但奈何只需要将来使一些晕招,犯一些错误,觉得自己家赚钱的东西多(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嫌弃即时通讯软件没啥变现渠道(不是开玩笑,2000年附近几乎没人知道即时通讯软件该怎么赚钱)不够重视一些,那么在面对拿QQ当命的腾讯,结果其实是注定的。

  回想这一段历史,说腾讯有大气运,说小马哥是天命之子,都不为过。

  眼下,QQ已经凭借出色的技术产品优势打得国内各路竞品溃不成军,霸主苗头已经开始显露,这一波融资如果继续按照前世的轨迹顺利完成,那么饶是陆道升是个重生者,也丝毫看不到阻拦腾讯帝国崛起的可能。

  毕竟,社交关系沉淀形成的优势不是靠技术和资金就能推翻的,前世的米聊、来往等社交软件的尸骨已经让陆道升很清楚这一点。

  本来陆道升重生一开始也没打腾讯的主意,因为觉得凭自己的起跑线和积攒实力的速度,不足以干扰到百度、阿里、腾讯的早期发展。

  陆道升为自己设计的创业主线是以网吧管理系统为起步,借助盛大传奇的东风完成全国性的市场占领,然后以此为基础还有很多后续的安排。

  要知道,中国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并非是从家庭开始,而是从大大小小的网吧开始,在现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网吧里的电脑才是中国大地上个人计算机的主要存在形式。

  通过覆盖全国的网吧管理系统产品触达到全中国大部分的个人计算机,这种影响力有多恐怖,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加上重生者对发展趋势的把握,陆道升想想就很激动。

  更别说还成功截胡了hao123,又能给自己的未来构想增加一个强力助推引擎。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张小龙一个告知博大想要收购Foxmail的电话让陆道升灵光一闪,捕捉了到那一闪即逝的干扰腾讯发展的机会窗口。

  看着眼前电脑屏幕上言辞沉重的新闻报道,陆道升心里反而如释重负。

  ……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