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34章.杨洵复仕.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杨洵不由是再次陷入了迟疑之中。

  *

  其实,德庆皇帝这一次下定决心罢免山东巡抚陆远安,不仅是因为德庆皇帝在赵俊臣的屡次强调之下,已经意识到了农务改革的必要性,也是想要为杨洵腾出一个位置、让杨洵复仕为官。

  当然,德庆皇帝并不是打算让杨腾直接担任山东巡抚,而是打算让现任的大理寺卿方世文升任山东巡抚,而杨洵则是像十年前一般继续担任大理寺卿。

  所谓大理寺,就是这个时代的最高法院,拥有复审与平反之权,就连刑部判案也会受其节制。而且庙堂百官一旦涉罪,也大多是交由大理寺审理,许多时候甚至是党争胜负之关键一环,可谓是至关紧要。

  也正因为如此,德庆皇帝、周尚景、甚至是包括赵俊臣,都希望能把大理寺控制在自己手中。

  而诸多势力同时争夺一个目标的时候,结果往往是谁也得不到,只能选择一个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方案。

  以大理寺为例,近二十年来的历任大理寺卿都是庙堂里的中立官员,也包括现任大理寺卿方世文。

  但德庆皇帝对于方世文并不满意,此人虽然立场中立,但缺少担当,总是遇事就躲,所以大理寺许多时候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或者说,方世文的所谓“中立”,乃是“谁也不得罪”,而不是“谁都敢得罪”。

  相较而言,德庆皇帝更满意杨洵,毕竟杨洵不仅中立公正,而且有担当、敢作为,在杨洵眼里朝廷法令大于一切,一旦遇到违法之事任何人面子都不给。

  所以,若是让杨洵担任大理寺卿,哪怕是态度中立,对于德庆皇帝而言也是更为有利的,毕竟——他是九五之尊,大理寺没资格审他,但有资格审判周尚景、赵俊臣等人,今后一旦是抓到了周尚景与赵俊臣的把柄,就能让杨洵冲锋陷阵。

  但这一切还是要看杨洵自己的想法。

  于是,德庆皇帝见到杨洵的迟疑态度之后,则是态度温和的继续说道:“你若是不愿意重返官场,朕也绝不强求,只是……朕对于现任的大理寺卿并不满意,一直想要换个人接手,朕原本认为你是最佳人选,但若是你不愿意的话,那朕就只能让张伯道接手了!”

  随着德庆皇帝的话声落下,杨洵顿时是面色大变,忍不住提出了质疑,道:“陛下还请三思,张伯道此人只看重儒家纲常,完全不在乎朝廷法令,一直认为三纲五常应该至于朝廷律文之上,岂能担任大理寺卿的众人?

  更何况,他还是刑部尚书张伯崇的亲弟,若是让他担任大理寺卿,那大理寺衙门还要如何节制刑部?”

  听到杨洵的激烈抗议,德庆皇帝顿时是笑了。

  从某方面而言,德庆皇帝相较于朱和坚、赵俊臣等人,还要更善于驾驭杨洵这样的君子。

  君子可欺之以方。

  ……

  最近几天更新字数会少一些。

  另,上一章之中,虫子记错了山东巡抚的名字,应该是陆远安,在德庆皇帝南巡的时候有提过(第300章),现已修改,大家见谅。

  ……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