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6章 库存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几次北征走的都是东镇这条路,然现在王斗并不打算动刀兵,所以他现在注意力很大部分放在西镇。

  西镇河套那一片本来就是历代汉家重要屯田之所,西镇的镇治九原城附近更有庞大的煤矿、庞大的铁矿矿产,余者金、铜等矿种一样不会少。

  这边屯田先不说,王斗第一时间在这里开设了一个铳炮厂,取名“鹿城铳炮厂”,这也是王斗继永宁炮厂与宣府镇城炮厂后拥有的第三个火炮厂。

  王斗继续采取老花样,许可民间开矿,许可友镇开矿。都护府负责收购矿石,甚至许可他们粗加工,然后收购回来再加工。

  对王斗来说,采矿耗费大。利润低,自己开采得不偿失,分包出去,可以收取许可费用不说,还可以收获更多的利益团体。而且开矿办厂的人多了,需用雇佣的人就更多。可使更多的百姓有一口饭吃。

  不单如此,安北银行还愿意贷款,鼓励更多的人来西镇办厂开矿,新闻司还不断宣传,给这些人披上一个崇高的外皮:“实业报国。”

  在这种氛围下,宣府镇、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各色富户矿主纷纷云集西镇,甚至远在江南都有人赶来。这内中又以大同总兵,定兴伯王朴最为积极,他一口气投资五十万个银圆,在九原城附近开办了多家厂坊。

  都护府沿袭宣府镇规矩,只有汉籍与各类称号者,各类紧俏赚钱行业才可以优先参与。

  为了获得开矿办厂资格,来自四面八方的富户矿主纷纷捐钱捐物,安北“善人”云集,似乎成了大明的首善之地。而因厂矿存在,漠南西镇瞬间就繁华起来。

  矿产本来需要人力就多,一个大矿如果需要五千人,他们有家属的话,一矿就可养活二、三万人。

  采矿需要运输,这当中又养活了诸多的运输商队与酒楼客店,然后冶炼又需要大量人手。炼铁肯定需要煤炭,又需要大量采煤炼煤之人,这些人又要吃喝生活,又养活了无数的贸易商队。

  当地繁华了,肯定有精神上的需求,第三产业与娱乐业又蓬勃诞生。

  因矿产需要的人手多,不但所有抓到的草原马贼都投入到厂矿上,连归顺后的河套蒙古,牧民们都纷纷成为了矿工,他们的家属多从事第三产业。

  九原城一天一个样,飞快成为草原有名大城,温方亮就算跟随王斗多年,眼见这种情形也有不可思议之感。

  现在除了屯田外,他在西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厂坊上。

  按宣府镇原来划分,铁料分为三等,甲乙丙,甲等铁用于军工,乙等铁用于民间精品,丙等铁为普通生铁。

  乙等铁成品农具、器械打造多为原来的宣府镇商人,他们打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