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6章 激斗(下)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清骑,个个马鞍都挂着零落的铁骨朵,飞斧。旋刀等利器,有的人马鞍上,还挂着标枪套。马上投掷,很多清兵都有练习,论技术的娴熟,以各巴牙喇为最。那些噶布什贤兵就不用说了。

  ……

  蹄声滚滚,谢一科等人,吼叫着向那些鞑子哨骑冲去。

  他们占了先机,出战时,对方才刚刚迎战,队列布置也不明显,混成一团。

  谢一科眼前一亮,立时叫道:“两翼包抄,雁阵,三十步外击铳!”

  靖边军夜不收都是精锐的战士,谢一科吩咐下来,各人立时瞬间变阵,一分为二,一边十六人,一边十七人,往那些正黄旗鞑子的两边掠去。

  同时他们将马槊等兵器横在马前,将左手击铳,改为右手击铳。

  右手开铳的准头,当然要比左手要高,毕竟左撇子还是少见。而且两翼远远开铳,也不担心立时接战肉搏等问题,可以将武器持在左手,或是横在马前。

  而靖边军手铳,虽然二、三十步可以破甲,但那是指静立瞄准的情况下,在这种颠簸的马上,还是双方战马高速掠过,这精度不免差了一些,命中率并非很大。

  要射中敌人,只有进入二十步,甚至十几步,或双方迎面过来,才可以加大机率。不过谢一科还是决定三十步外击铳,这样虽然精度略差,打不中多少敌人,但胜在安全。

  敌人的标枪,铁骨朵等投掷兵器,一般也是二十步,甚至是十几步,几步的距离投射。三十步这个距离,相当于后世的四十五米,他们一是难以投到,一是在高速运动的马匹上,同样准头极差。

  谢一科宁可离得远远的,精度差就差,也要保证兄弟们的安全。而且这个距离,己方武器虽然精度差,但小不心打中对方,足以让他们致命。

  这不比弓箭标枪等武器,有动力耗尽,势不能穿鲁缟等问题,火药武器,动力极足,有效目光距离外,仍然有强大杀伤力。

  便若后世的步枪,很少离得几百米开枪,但不等于被几百米外的步枪弹击中,就可以安然无恙。

  靖边军的手铳,便是三十步外射击精度小,但不小心被击中,便如大铁锤重重打在身上,不死也要重伤。

  谢一科瞬间就作出这个决定。

  那些正黄旗的清兵,此时也策马冲了上来,他们作战,也是按清军平日战法,三十人披轻甲,操弓矢,包抄,二十人披重甲,持戈矛,押阵冲击的架式,只不过此时弓矢换了飞斧,铁骨朵罢了。

  就见那些马甲吼叫着要包抄上来,那些巴牙喇及噶布什贤精骑,策马随在后面,个个手中出现沉重的飞斧,标枪等物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