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7章 汇合行军(下)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戎车,打造得更为结实,甚至可以防止炮火。当然更为沉重,需要四匹健马拖拉。望杆车,杆高更达二十米,军士站在刁斗上眺望,可以看到周边十数里动静。

  随着王斗地位越来越高,他的装备,也越来越提高。

  看着眼前巨大的靖边军帅旗,还有一面面金黄浪涛日月旗,不说杨国柱,便是镇城各将,目光皆在各旗上打转,当中展示出来的激情与朝气,便是他们,都觉得热血沸腾。

  忠勇伯,果然出人意表,常常给人惊喜。

  郭英贤更瞪起了眼珠子,嘴中不知道在嘀咕什么。

  杨国柱恋恋不舍收回目光,王斗新花样层出不穷,自己也感慨不完,还是顾眼前吧。

  他微笑道:“国勤,让你看看我练的兵。”

  王斗随他望去,远处,整齐的踏步声响起,却是杨国柱的步军也跟上来了。

  蜿蜒的官道上,那些军士,密密匝匝,正以一伍一列之势,整齐列队而来。

  远远可以看到,他们火铳兵,皆着红色棉甲,长枪兵,皆着红色齐腰甲,双臂中,鸳鸯战袄青色那面露出,青红交替,色感上极为动人。

  王斗心中一动,掏出千里镜仔细观看,镜中,这些军士一色青壮,都戴云翅盔,军容整肃,面色坚定,大热的天气,却无人喧哗,行列甚整。论起军容军姿,比杨国柱正兵营好多了。

  看王斗郑重注目,杨国柱笑道:“国勤,你看我这些兵如何?”

  王斗真心实意赞道:“确是好兵!”

  依王斗目光看来,而且经获得的情报分析,杨国柱这些新军,还有不足之处。

  如因文化水准不高,所以各兵在条例遵守与理解上,可能不足。而且兵练出来了,基层军官水平有没有提升上去?条例,制度,战术,战阵,都需要文化支撑。

  为何而战,作战意志提高,需要精神上的理解,专业程度,军队管理,一系列制度的完善,都需要文化啊。

  不过杨国柱能将新军操练如此,己经极不容易,依王斗判断,当有崇祯九年,自己舜乡堡军队的水准。看这些士兵的训练水平不错,士气高昂,如能经历几场血战,余下的人,就都是合格军士。

  若大明的士兵都有这样的水准,其实对战鞑虏,己经够了。

  他们不能与靖边军相比,王斗来自后世,知道文化的重要性,军中将士,几乎九成有秀才的水准(不是吟诗对作,而是指识字率),知识分子之多,是外军永远难及的。

  看王斗夸赞,杨国柱欣慰,身后的各将,也面有得色。

  忠勇伯以治军练军闻名,能获得他的认可,就是对各人努力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