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反响、去襄阳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松山之战就要打响的关头,洛阳大捷有如一注强心剂,对军心士气的好处不言而喻。

  王斗自到了河南,从汝州大捷到洛阳大捷,特别有救藩大功,如何封赏,朝臣需仔细商议。

  而这个时候,王斗也该走了,捷报送上的当日,王斗便决意离开洛阳。

  洛阳大势己定,杨嗣昌一再催促,特别历史上的襄阳之变近在眼前,自己需急急赶去,再夺大功,名扬湖广。

  王斗记得清楚,历史上的崇祯十四年二月初五日,张献忠用计攻战襄阳,今天是正月二十日,算算没多长时间了。依这时的路程,从洛阳到襄阳,没有一千里也有八百里路。

  而且还要早到几天,防止事情有变。

  王斗眼中射出寒光,在洛阳城让李自成跑了,这次襄阳的张献忠,决对不许他再跑了!

  后世的满清将屠川恶行栽在张献忠头上,不过也不因此就说张献忠是好东西,观其生平,杀人屠城是常有。他们与清兵没什么两样,王八看绿豆,大哥别说二哥。对明末这些农民军首领,王斗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

  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王斗率军离开洛阳,洛阳军民倾城相送,一直送过洛水。

  送行的人中有洛阳众官,还有陈永福父子在内,他们还要在洛阳驻防一段时间。观陈永福红光满面,就知道其心中满意,也是,此战大捷,不说军功,河南总兵跑不了,缴获分成还不少。

  当然,王斗也心中满意,此战,自己同样收获不少。

  他看着这个老将意气风发的脸,笑道:“待末将再次回来,就要称呼陈镇了!”

  陈永福大笑:“彼此彼此,王将军何不是如此?”

  是啊,此战封赏下来,王斗一个总兵是跑不了,如能节制一镇,便可称呼总镇。

  在大明朝,称总督,巡抚为军门,不过对总兵的称呼,大明各个时代却没有定数。

  景泰、成化以前称为“总戎”。万历中期起,大帅、大将军的称呼引以风潮,以至朝臣都看不下去,上疏皇帝呼吁制止。

  到了明末时,称呼一镇总兵多为“镇”,“总镇”,比如当时左良玉,猛如虎追剿张献忠时,官兵便抱怨二人,发出“想杀我左镇,跑杀我猛镇”等言语。

  当然,若是挂印,称其封号更为高贵。

  两人又寒暄数句,陈永福说道:“一路顺风,老夫在开封府静待王将军捷报归来,到时我们再把酒言欢。”

  王斗点头,他知道陈永福的心思,除了结交自己,还想将自己儿子陈德送入东路讲武堂。王斗也有心在河南布下一个棋子,同意了陈永福的请求,不过这要等自己领军归来再说。

  不过临行时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