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圆之夜,紫禁之巅_飞仙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门吹雪忽然道:“你学剑?”

  叶孤城道:“我就是剑。”

  西门吹雪道:“你知不知道剑的精义何在?”

  叶孤城道:“你说:”

  西门吹雪道:“在于诚。”

  叶孤城道:“诚?”

  西门吹雪道:“唯有诚心正义,才能到达剑术的颠峰,不诚的人,根本不足论剑。”叶孤城的瞳孔突又收缩。

  西门吹雪盯着他,道:“你不诚。”

  叶孤城沉默了很久,忽然也问道:“你学剑?”

  西门吹雪道:“学无止境,剑更无止境。”

  叶孤城道:“你既学剑,就该知道学剑的人只在诚于剑,并不必诚于人。”

  这一段经典剑道论述充分展示了叶西二人对于剑道的不同观点,学剑之人是诚于剑还是诚于人?是武侠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中国武术来说,习武之人,武德为先。武德之人纵然武功高强,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武侠中的武道与武术并非一个概念,武道是艺术的暗喻,而并非现实武术的表述。金庸也曾经讨论过这个类似的命题。周伯通是金庸武侠中绝顶的武痴,金庸通过王重阳之口告诫周伯通,尽管周伯通天资极佳,且爱武成痴,但仅仅局限于武学之中,悟不得大道,也就无法达到武学的最高境界。古龙的本意也是如此,这样巧妙地将武道艺术与侠义伦理结合起来。但剑术的巅峰到底是通过诚于人还是诚于剑来达到?如果把剑术作为艺术的暗喻,剑道的巅峰与人道是否有着真正的联系。金庸通过周伯通讨论的答案是有联系的,按照儒家的理论:月映万川,大道归一。武学之道最终还要归结到大道来上,归结为一种伦理道德。而古龙只是通过西门吹雪口头上认为是有联系的。但从决战的结果来看,西门吹雪的答案未必正确。叶西决战!

  决战紫禁之巅其实是成色不足的。两人都没有能够发挥出完全的实力,西门吹雪有情,叶孤城心中有愧,但就剑道的表现来看叶要优于西。从生死的角度看西门吹雪胜,从胜负角度看叶孤城才是赢家。诚于人者败于诚于剑者,就与侠义伦理形成了微妙的悖论。叶西二人天各一方,交辉于江湖之上。叶孤城于海上白云间偏执追求者剑道的完美,西门吹雪中途退出,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叶孤城应该已经成为剑道上的最高者,此时恐怕与西门吹雪的决战也已经无法再推进叶孤城剑道上的完美,以致无法真正引起叶孤城的热情。

  叶孤城孤独地站在剑道的高处,因为对手实际意义上的不复存在,“天外飞仙”成为叶孤城无法突破的完美。

  叶孤城选择帮助南王府谋朝篡位的原因比较特殊,在叶的粉丝眼中很不可思议。

  魏子云道:“城主在天外,剑如飞仙,人也如飞仙,何苦贬于红尘,作此不智事?”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