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四十八章 躺平的道家_穿越从龙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被迫成为“方外之人”,事实上,道门黄老派在百多年前的东晋朝堂还曾大行其道,盛行一时的玄学便是由此而来。

  现在的道家远离朝堂,遁入深山老林,求仙问道,对于政治诉求比佛门低了许多,若非道门已经躺平,说不得早就被佛门摁死了。

  有需求才会有破绽,可是现在道门躺平了,除了搓丸子炼丹就是打坐念经,佛门也不可能遁入深山老林去一个个把他们揪出来物理超度。

  如今的道门正宗之人,修道成仙是主业,可“天仙之道”毕竟太过飘渺,非上上根器者难有成就,因而权势、名利、财富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副业。

  正可谓成仙了道是理想,追名逐利是现实!

  理想终归只是理想,固然一定要伟大崇高,而现实也终归人生苦短,区区数十年寒暑,生活一定得丰满刺激、有滋有味,争做人生赢家,既如此,在这强权当道的世界便避不开政治。

  当然,实际情况是,当世的绝大多数高手们不仅不对朝堂、权势、名声等等避之不及,反而趋之若鹜,道佛高手们只不过是多了块清高面纱,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已。

  佛道高人确实是等闲不为外物所动,但这只是世上绝大部分“外物”尚不够档次使其心动罢了。

  只要你给的够多,仙佛都要为之动摇。

  思维发散了一会儿之后,李玄空便将目光重新聚集在和氏璧上。在离开建康城之后,和氏璧就发生了某种不为人知的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微弱,但还是被李玄空察觉了。

  和氏璧散发的精神异力正在变得纯粹,而且越发灵动,半个月以来,他一直都搞不清楚为什么。

  直到回到宋家,得到北方的消息,他才醒悟过来,原来是因为南陈的覆灭,所以和氏璧才发生了变化。

  说到底,和氏璧只是一块玉石,为什么一块玉石能有如此强大的精神异力,就连大宗师也不能彻底避免。

  究其原因,不在于和氏璧本身,而在于它象征的意义。

  和氏璧,又叫传国玉玺。

  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华夏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传国玉玺,被称为社稷神器,承载王朝气运,可以起到稳定人心,聚拢龙气的作用。历代天子不乏武功盖世者,难道他们用印的时候难道都要假手于人?

  这是不可能的,和氏璧散发的精神异力其实就是所谓的王朝气运,也叫龙气,人心所向才能聚集龙气,而传国玉玺,得玉玺者就意味着得到了正统之位,是具有法理的。

  这也是为什么传国玉玺失踪之后,历代统治者要仿造传国玉玺的原因。

  为什么其他人得到和氏璧之后只会被其中的精神异力干扰,差点走火入魔,而寇仲徐子凌得到之后却能借和氏璧的力量洗筋伐髓,重塑根基?

  因为他们两个是气运之子,与天地亲和,老天爷的私生子,和氏璧这种宝物为其所用简直不要太简单,而跋锋寒算是沾了双龙的光,否则,他也吸收不到和氏璧。

  人心所向,人心难测,传国玉玺精神异力太过于强大,所以才能干涉现实,连大宗师也不能完全幸免。

  若非和氏璧是个死物,没有自己的意识,恐怕直接就能立地飞升了。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