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1章 解决之法_我的心中有福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而这个就是好处!

  而且这天下看起来还能支撑得住么,起码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所以人人当鸵鸟,把脑袋买到了沙子里去。

  郑小明又问:“那么你猜现在天下人口数量会比当年多多少?”

  李志头皮发麻,根本不敢去想,大楚多子多福,一户人家三五个孩子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这三十年来,就算是人口增长了三分之一,乃至于一半都不奇怪!

  土地连年减少,人口不断增多。那该怎么办?怎么解决?

  郑小明指指脚下大地:“这就是解决之法!

  这宁北之地,虽然寒冷,然而土地却是肥美。这黑土地里插根筷子都能发芽!

  安置几百上千万的百姓,应该不是问题!”

  被绕了一大圈子,李志终于明白过来,也被说服:“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公爷既然愿意去做。下官自然也愿意帮忙!”

  郑小明微微点头:“很好!”

  这种事情透露给李志,自然是要让他透风给皇帝的。

  否则何必花费这么大的功夫,说服此人?

  ······

  ······

  “下阳公当真如此说?”皇帝一脸复杂神色的看着面前的李志送来的秘奏,问道。

  下面跪着的小宦官道:“奴婢当日也在旁边听到,下阳公确实是如此说的!”

  皇帝站起身来,来回踱步,他想问这天下的情况真的严重到了这个地步了么?

  但是理智告诉他,这种事情恐怕八九不离十。只是以前从来不敢去深思而已。

  恐怕他的父皇,甚至更多的大楚历代皇帝都想过这种事情。

  但是却没有一个敢于触碰这个问题,大概的心思都是像玩击鼓传花,只有鼓声停下的时候不要落在自己手中才好。

  事实上,文官集团之间剧烈的党争,其实也就反应了民间矛盾的加剧。

  南北两方都想要给自己一方的百姓争夺好处。

  还有各种施政理念,激进的变法理念,保守理念等等,纠缠在一起,才让现在的朝廷上斗的越来越凶。

  面对这种局面,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权术手段再厉害,也维持不了朝廷平衡的,早晚有一天都是翻船下场!

  就连郑小明的办法都不是治本之法,而是治标之法。

  就算是移民千万到辽北之地,减轻了关内压力。但是再过二三十年呢?

  宁北之地也没有田地了呢?到时候依旧不行。

  但是不管怎么说,起码能够起二三十年之功不是么?

  皇帝来回走动,最终还是道:“把内阁的几位老先生请进来!”

  这是要找内阁大学士们商量此事能不能行了!

  而其实在朝廷内部对于此事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郑小明已经让人加大了往宁北移民的速度。先造成既定事实再说。

  事实上,他就没有想过朝廷这种庞然大物能够这么快反应。但是只要不掣肘就好。

  而且,这种事情,起码能够争取到一部分朝臣的认同的!

  什么?你说这么好的事情,朝廷为什么会有人不同意?

  那当然是因为如同真的大举移民,开销实在是太大了。

  对于古典帝国来说,动用数十万上百万人的超大型工程,比如修长城,运河等等。哪一个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