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外交无用论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口减半事?”

  “至后汉,又有班超。本朝大儒王夫之曾言: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取其君,欲杀则杀,欲禽则禽,或曰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此者……发穴而攻蝼蛄,入沼而捕鳅鯈——有识者笑之久矣。”

  “像班超这样欺侮弱小凌辱寡少,挠乱这里的人民和动物,以此骗取奇功,班超也不再有人的良心。”

  “而古往今来人们还都盛赞他的所作所为,这不是更加鼓动的狂妄的人更加狂妄吗?班超这样的人,简直让有识之士耻笑。”

  “按照如今的说法,此大约即为外交?”

  “以班超的作为可知,若设立外交官,驻扎西夷,则必以班超为榜样,效仿班超故事,骗取奇功。尤其西夷相距数万里,外交官必多蒙蔽上听,鼓吹开战之事。”

  “这都是为了学班超谋取自己的私利功名,怎么能是为了国家呢?”

  “朝中一些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或曰欲效张博望、班定远。”

  “殊不知,张骞,乃汉武征大宛户口减半之首罪;班超,助后汉争启边衅而以强亡之祸首!”

  这话一说,一些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刘钰。都知道那个“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欲效张博望、班定远”的人是谁。

  大顺虽然鼓动一些汉唐言论,可能入朝的,哪一个都不是毛头小伙子,不可能会被这几句口号所“蛊惑”。

  有些言论,真要是这么有效,明末的事就不可能发生。李过当年或许有雄心大志,努力扭转舆论风气,可惜死的太早,根本无从在根本上改变太多。

  很多事,都源于利益之争。

  本来大顺就搞出了一个分科举独木桥的武德宫,如今又行军改,使得科举学的那些东西去当将军,根本玩不转。

  照着汉唐这一套走下去,军功为首,只怕科举出身的文官们势力越发微弱。

  除了朝堂上的权势之争,还有许多文官考虑到将来。

  明末留下了很多教训,其中最大的教训没有人学会,但旁支的教训却记得清楚。

  文官们都清楚,他们可以收租、可以欺压的根源,是国家的稳定。

  不说战乱时候,武将杀文官就像杀狗一样,就算是当年的江南奴变,如果没有政府兜底,他们都要死在奴变之中。

  这个政府,谁都行,包括满清,只要能镇压奴变、提供稳定即可。

  不管是为了权势之争,还是为了国家稳定,此时士绅出身的科举文官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

  大顺的扩张,到此为止了。

  不能再琢磨着开战了。

  如果没有外交,那么周边也就没有值得开战的方向了,安安心心关上门,做天朝,延续着旧有的道路即可。

  一旦有了外交,那么外面的世界就可能对内产生影响,大顺就可能继续开战——尤其是大顺建海军这件事,让很多人心里不安。

  他们也不都是蝇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