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裘前辈是个大好人_从射雕开始穿越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得给小人留点不是。”

  任毅撇撇嘴,一脸的嫌弃道:“你这也太不专业了,枉我一直把你当成坑蒙拐骗方面的专家,可你这弄得,简直太让我失望了。算了,一百二就一百二吧。那个姓付的一会儿你去应付,你看你帮了他这么大的忙,就不会再要点辛苦费,居然还想从小爷指头缝里往外扣,老裘,你这业务水平不行啊。”

  裘千丈闻言顿时眼前一亮,尼玛,这才是高人,简直就是我辈楷模!

  最后,裘千丈利索的从贴身内衣兜里取出来一块金饼,任毅接过来颠了颠,不错,今天这波不亏!

  任毅回去之后,见了侯通海就是一顿夸:“海爷,裘前辈真是个大好人,他已经答应帮我出头了,你就不用在帮小弟垫赔偿费了。不过,我还是要感谢海爷,要不是看你的面子,裘前辈也不会帮小弟出头,哎,裘前辈真是一个大好人呀!”

  后面跟着过来的裘千丈听了顿时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不过他毕竟是能够单手托缸行走水面的高手,这点小问题岂会难倒他,只见他身体风骚的一扭便转危为安,然后摆出一副绝世高人的风范昂首阔步而来。

  任毅见了,不佩服都不行!

  哎,多好的演技啊,怎么就错生了时代呢!

  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一枚奥斯卡小金人!

  后面的事情,任毅就不管了,让裘千丈去折腾吧,他和侯通海叙旧之后,就继续上路了。

  其实,海爷是要请他们吃饭的,不过,任毅给推脱了。

  好马不走回头路嘛!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已是阳春三月,草长鹰飞时节。

  任毅一行三人走走停停,这日终于来到了南宋的都城临安。

  一路上颇不平静,让任毅见证了什么是乱世。

  山贼、劫匪、官兵、义军,形形色色,你方唱罢我登台,倒是为旅途增色不少,任毅也进账颇多。

  纵观华夏古代各个朝代,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

  秦朝为“霸”,对内一扫六合,统一八荒,对外“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汉朝为“强”,只一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听来仍热血沸腾,只一个“汉人”为名,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唐朝为“盛”,始以武功一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明朝为“刚”,可见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当然,还有“士”晋,“蛮”元,“奴”清,而对于宋朝的评价,则有两个。

  好听点的叫“文”宋,“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不好听的则是“弱”宋,不但从未真正意义上一统过中原,还总是被动挨打,被辽国打,被西夏抢,被金国逐,最后被蒙古灭。

  而以任毅所见,当称之为“奢”。

  北宋时期开封城的繁盛,他不清楚,但这南宋临安,他却看的分明。

  虽是傍晚,但自入城之后,“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真是灯红酒绿,好一座不夜之城!

  这就难怪平山居士会感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哎,外不强兵,内不修政,繁华至此,自当倾覆!”

  “毅哥哥,嘀咕什么呢,快点过来付钱了。”

  “来了!”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