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后勤奇迹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法在多条不连接的河之间移动”的麻烦。

  关羽和马超当然不懂这些历史,所以他们只是觉得很懵逼:“你……你这是为了过河?为了能在水里也开车?”

  李素示意徐庶展开一张西域的地图,然后示意徐庶帮忙讲解。

  徐庶也不客气,拿着一根树枝指点道:“关将军马校尉请看,将来我们进攻武威,是可以先从黄河北岸支流浪水行军的,可是到了浪水源头后,再要往更西前进,原本就只能骑马和拉车了。

  但实际上,只要过了武威郡与张掖郡的边缘,很快就能看到一条在内陆还算挺大的大河,便是弱水。根据《汉书》记载,弱水长一千八百里,从张掖,经酒泉,最后达到居延泽,当年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第一次抵达过居延泽,按霍骠骑留下的记载看,弱水之流,其实很多地方是可以行船的,但因为地处戈壁,也多有浅滩。

  我们现在换了这种车之后不但可以解决‘弱水流域没有船’的问题,不用再到张掖郡现造船,而是水陆两用、旱地行舟把武威浪水的船当车开到弱水后再下水。

  而且弱水一千八百里,浅滩无法通航者不下十余处。往年若是纯靠船运,就算在张掖造了足够多的船,航行每不过百里就被浅滩所阻。除非人力拖船盘滩而过,或者就要在浅滩的另一侧重新造船,靡费巨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现在,遇到了浅滩,就让船队上岸继续用牲畜拖行,拖过浅滩继续下水,岂不美哉?而且弱水上游在张掖,下游入居延泽,所以坐船还能利用一部分水流自然的推力,落差大的河段几乎不用耗费人力畜力,牲畜只要跟着船在河边走就行了。

  遇到河面窄而流缓的地方,让牲畜在河边拉纤前行,河面实在宽阔不适合拉纤的,那就让士卒坐在里面划桨摇橹。”

  徐庶大致把这个车船的运动原理讲解明白,关羽马超听得也是大开眼界。

  李素原先其实还想过弄曲轴明轮配合脚踏板,让水手蹬船,但最后觉得拆卸轮子、在车厢上方另装曲轴等等操作都太繁琐,而且需要携带的额外零部件备件太多,搞得太复杂。加上初步实验后,发现车厢相对于明轮而言还是太浅,轴的位置过高人得抬着腿蹬,很费力,除非给蹬船的士兵再架一个六七尺高的凳子坐着蹬。种种不利因素,李素最后也就放弃了。

  因为人力明轮的效率也没比划桨摇橹高多少,优势只是在于人的大腿力气比手臂强,所以像蹬自行车一样蹬船看似更轻松。

  标准化和简洁化也很重要,步子迈太大容易造成后勤灾难。

  能顺流的时候顺流漂,漂不动就牛拉纤,不好拉纤再切换人摇橹,摇橹都没效率至少还有开上岸沿着河边牛拉这个最终选项呢。

  够用就好。不管怎么说,已经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