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63、保险浮存金_我的投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句话:“保险公司在我和巴菲特手上,其意义与在一般人手上是不一样的。”

  陈宏恍然大悟道:“你是盯上了保险公司的浮存金?”

  夏景行微笑,众所周知,投保人购买保险时,是预先支付保费,之后出险或者保险到期了才开始领取保险金。

  谷簯/span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每年、每个季度、甚至是每月都能收取那么大一笔钱,自然不可能让它闲置,除了留有一定比例的近期理赔或支付金额后,其余的资金都可以自由支配,这部分资金就叫做保险浮存金。

  国内对于保险浮存金的投资限制颇为严格。

  像姚老板举牌万科,用的就是旗下的险资。

  等到国内大步放开险资限制,允许险资高比例配置VC、PE等高风险资产的时候,已经是2020年左右了。

  在此之前,国内保险法对于浮存金的投资使用限制很大,比如说明确规定了保险公司投资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上限为上年末总资产的10%。

  这个10%,还是08年保监会响应业界呼声放开的限制。

  在更早以前,险资入市资金限制为5%,同时还限制不能投资在过去12月中涨幅超过100%的股票……

  也就是说,波动太大的股票也不能买。

  而且险资持有单一股票的比例,也有上限,不允许满仓梭哈。

  这是监管机构考虑到不加限制的话,保险公司各种骚操作,把浮存金赔光了就只有关门大吉了,容易产生社会矛盾。

  一般来说,此时更多国内的险资都选择配置低风险的固定收益产品,如债券、大额存单等等。

  而国外金融业比较发达,对于保险资金的限制就没这么多了。

  巴菲特的暴富密码就是保险浮存金,伯克希尔·哈撒韦可以通过卖保险,从投保人那里获得零利率,甚至是负利率的资金,然后拿着这些低成本的资金去投资股市。

  查理·芒格曾经如此概括伯克希尔的生意模式:我们就像刺猬,只会一招,就是寻找成本低于3%的浮存金,然后把它投向能产生13%回报的企业。

  事实上,伯克希尔·哈撒韦经过几十年的运营,吸收资金的成本长期维持在-2%以下。

  这代表全体客户将资金交给巴菲特无偿使用,还要向他缴纳2%以上的保管费。

  一手低成本无限融资,另一手进行价值投资,这才是巴菲特投资帝国的真实面貌。

  而撸网贷炒股的人先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保险公司有两大盈利模式,一个是承保利润,另外一个则是投资收益。

  而且一般非理财类的保险,其投资收益不需要像私募基金那样分给LP,所有的投资收益都归于保险公司的全体股东。

  陈宏感慨道:“你这是下了一步好棋啊,友邦保险的主要保费收入都来自内地以外的亚洲各国市场。

  我看过有关数据,友邦保险去年的内地保费收入不到80亿人民币,远远不能跟保费收入将近3000亿的中国人寿、1300亿的平安相提并论。

  不过整个亚洲市场加在一块儿,友邦保险每年的保费收入有将近50亿美元。

  这么大一笔资金到了你手上,相信要不了几年时间,就能把买公司的300亿美元给赚回来。”

  夏景行笑着说:“没那么轻松,我主要还是看重了保险公司属于稳健资产,波动没有那么大,适合长期持有。”

  陈宏可不相信夏景行的话,觉得他就是盯上了保险公司的低成本融资渠道,想当下一个夏菲特。

  “听说伯克希尔·哈撒韦账上有多达六七百亿美元的浮存金?”

  “对!”

  夏景行轻轻点头,再过十年时间,这个数字还会再翻一倍。

  一千多亿美元在手,就算巴菲特每年啥也不干,光承保利润就有一二十亿美元。

  实际上,伯克希尔的主要利润都来自于投资收益。

  如果没有巴菲特,伯克希尔就是一家很普通的保险公司。

  可到了巴菲特手里,那就是一台真正的印钞机。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