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三一三 尽在掌握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的数十万兵马,分数路南下,没耗费多大力气,便攻略了河北地全境,直到日前成功饮马黄河。

  “北胡左贤王会不会趁胜追击,渡过黄河进攻齐鲁、中原?”周鞅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着接下来战局的发展。

  这个问题,也是赵宁在思考的东西。

  形势跟前世已经不一样,答案也未必相同。

  前世燕平仅仅守了十天,就在萧燕细作势力跟北胡大军的里应外合下,宣告失守。这一回没了萧燕的细作人手,燕平城坚守了四十多日。

  宋治南撤的时候,留下了绝大部分王极境修行者,帮助燕平守城,虽然他们在战事最后一日都撤走了,但在战争过程中,还是起到了抵挡左贤王的作用。

  四十多天的时间,让各地防御使的军队,成功抵达汴梁、郓州等地,初步布置好了防御,再加上北胡大军攻略河北地的这些时间,如今黄河防线十分坚固。

  这又是跟前世的不同。

  前世没有防御使的军队,宋治在汴梁号召天下兵马、义士勤王时,召集到的都是民间骁勇,战力有限,当时朝廷追求的是稳住阵脚,策略完全是防御。

  而眼下,宋治手握数十万正规军。

  这些防御使的军队,虽然军备未必有禁军优良,但大部分都是剿过匪,镇压过流民叛乱的,手上有人命,战力明显要强过禁军。

  手里有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宋治难道会坐视北胡消化战果,在河北地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朝廷的第一个念头,应该是反攻!

  前世北胡大军没有着急攻过黄河,一方面是前期战事过于顺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大量战果,包括晋地也落入他们之手。

  所以他们需要时间消化这些东西,将民力物力转化为战力,再好整以暇继续进攻。

  而现在,黄河南岸就是数十万大军,卧榻之侧若有他人酣睡,自己迟早玩蛋,北胡大军在足够自信的情况下,很可能立即渡河,谋求先打掉大齐的抵抗依仗与抵抗意志,确保先期战果的稳固。

  最重要的是,不管北胡愿不愿意,大齐王师都有可能反攻,左贤王部必须在黄河沿线准备战事。

  也就是说,晋地需要面对的,其实还是察拉罕的部曲。

  这正是赵宁想要的局面。

  如果左右贤王合力,一起来攻晋地,他没把握守得住;只有左右贤王分兵,他才能确保晋阳周全。

  无论如何,赵宁都需要朝廷为他牵制一部分北胡大军。

  倘若左右贤王果真合兵一起进攻晋地,赵宁是不是必败呢?

  也不是。

  这个时候,只要王师渡河北上,反攻河北地,北胡大军反而会面对危险局面。

  这些年来,朝廷重用寒门将领,让团练使、防御使招募流民,组建新军的正面作用,在此时终于体现了出来。

  如果没有这数十万新军掣肘北胡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