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0 好的习惯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说起来,往前算大概是宋真宗开始,寇准和王钦若也没少争斗。而之后的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代表的变法派与司马光代表的保守派,将党争推到高峰。

  朋党之争历来是加剧朝廷内耗的罪魁祸首之一,帝王们费尽心思防止官员私下交往甚密,结成私党,罔顾国家利益。

  如果说只是政治理念不同开始党争,勉强还算可以接受。可是有些党争,居然是以地域、出身等等开始党争,这就显得有那么一点让人无法接受了。

  朱允煐则继续说道,“皇爷爷,咱大明和两宋不同,那些文官现阶段是不要想那么安逸,是不大可能高枕无忧。只要咱武勋一直保持活力,文官想要做大就很难。”

  老朱也颇为得意和骄傲,对朱允煐说道,“咱在位,他们翻不起风浪。你在位,那些人也莫要都指望。就算咱两不在了,估摸着也得有个几十年、上百年,文臣才能真的硬气起来,那还是咱皇帝、武勋不争气。”

  就是这个道理嘛,武勋集团只要还有那么一些出息,文臣就不要指望‘一手遮天’。

  朱允煐这时候继续说道,“文臣是不是做大,咱现在也不关心。咱现在想的,就是文臣多多的帮着咱治理天下。”

  老朱认真听着,而朱允煐则继续说道,“咱想着,这些个文臣也不能一直都是久在应天府。那些个当官的,舞文弄墨是一把好手,锦绣文章也写得好。只是这写的好文章和当好官,那就算两码事了。”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老朱自然是认可的,这件事情他也算得上是深有感触的。

  现在很多进入仕途的,现如今都是通过科举,和老朱打天下时‘不问出处’还是有些区别的。

  谷/span这些人做文章是很厉害,但是这些人当中也有不少都是从小就开始读书,寒窗苦读不问世事,自然也不了解民间疾苦,或者说是没有太多的能力。

  “咱现在就怕这些,要是咱的朝堂上都是一些个只会读书、不懂世事的,那就难了。”朱允煐开口,对老朱说道,“所以咱想着,先不说六部尚书了,就算是那些个侍郎,也要为亲民官。”

  所谓亲民官,这就是指直接统治人民的官,也即地方最基层的官员。这些位置品位虽卑怯事务繁剧,所有抚民、催科、听讼、劝农等项,事无巨细,均在“亲民”之职责范围之内。

  老朱眼前一亮,颇为认可的说道,“这个想法好,得这般做!咱打天下的时候不养闲人,一些名声大的真做不来事。咱也开了不少科,那些能中进士的确实有能耐。只是要咱说,有一些人也就是那回事,知县都当不好!”

  “就是这个理啊!”朱允煐感慨不已的说道,“皇爷爷,一些三甲进士,那就是去当个知县了。可是咱未来的侍郎、尚书,也该去州府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