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7 从今天开始当皇帝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那新学,在北平召了多少工匠、铁匠,多少奇技淫巧的人都是在那里,让你养着!”

  这就让朱允煐来劲了,说道,“皇爷爷也不该这么说,孙儿的那些工匠还是有用的。这么些年下来,他们也确实做了不少的事情。”

  老朱仔细想想看,觉得可能还真的是那么一个道理,只是他依然和很多封建老古板一样,看不起一些匠人,也没有意识到一些事情的重要性。

  大明的战船、远洋商船,经过朱允煐近十五年的发展,不说整体规模已经超越了两宋。但是在一些大行战船方面,单舰的性能还是超越了。这是科学技术、造船工艺的进步,也是因为朱允煐对于远洋战船、商船的重视。

  运往高丽的士卒、粮草,从东瀛运回来的银子。到南洋地区不断派遣的商船,带回来的还有珠宝、香料等等,大明的远洋航线还是比较繁荣的。接下来,肯定会越来越繁荣。这些商船去往的地方,肯定也会越来越远。

  毕竟在这些商船的队伍当中还有不少锦衣卫的探子,收集周围番邦的情报,也是在不断收集着一些航线、水道等等,对于大洋的探索算得上才刚刚开始呢。

  朱允煐此前在北边大力推行棉花,这使得边军多了一些御寒的物资。在这个时候,自然也推进了一些纺织技术的进步。包括大力推行的煤炭,煤球这玩意儿虽然有些时候有害,只是也确实能够给不少人取暖,肯定是利大于弊。

  朱允煐有些时候挺遗憾自己不会造枪炮,可是他更加清楚自己是这个国家的君主。很多的事情不需要他亲自去动手、去公关,他只需要将政策制定好,有意识的引导大明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这也就足够了,他的资源就是整个国家。

  基础科学这玩意儿,要说中国历史上没有,那也不至于。只是相比起欧洲那边,基础科学的传承、系统化等等,是要稍微的差一点。对于文科、对于儒家的过度重视,这也是一些科学技术看起来相对发展较为缓慢的。

  实际上现如今的大明,甚至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一直都是领先的。只是很多的好东西,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没有形成一定的传承。

  格物,这就算的上朱允煐的一些重视。他现在需要的不止是一些工匠,也需要一些基础科学的学者,一些愿意钻研这些的科学家。四书五经、吟诗作画等等都没有关系,读书人的风雅归风雅,但是绝对不能让那些只会四书五经的人占据朝堂。

  朱允煐仔细的在和老朱说着自己的一些构想,他也不指望能够立竿见影的看到科学大爆炸、看到工业革命等等。但是现在就种下种子,说不定会收获惊喜和意外。

  起码朱允煐觉得,很多的事情是在他这里开始了改变,这对于他来说就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事情了,这对于他来说也就是一件比较成功的事情了。

  操之过急等等,朱允煐觉得不现实,他也没办法一下子扭转这个民族上千年的一些深入骨髓的观念。所以,慢慢来吧,温水煮青蛙这样的事情,朱允煐可以做。

  毕竟他是皇帝,他手里的资源和权力足够大!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