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九九章 渭滨连营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谋略和外交,双管齐下。”

  完颜希尹道:“挞懒都统那边,已经安排在宋国内部动手脚;西北这边,三太子其实也可以做点文章。”

  “何意”

  “引外援。”

  “何人可为奥援”

  “西夏,党项人”

  开春之后,关中大地复苏,沿着渭水,两岸绿植发芽,春意盎然。

  凤翔府附近的渭水河面上,突然架起了好几座浮桥,大队的金军渡过渭水,开始在渭滨扎营。

  数日之后,倒不至三国刘备那般连营数百里,但连营十里倒是有的。

  如此一来,宋金两军便在渭水边,相隔数十里对峙。

  金军前锋则是不是骚扰宋军把守的关隘、要冲,由银术可亲自主持,不断推进,施加压力。

  完颜宗辅则亲自带着大军赶来支援,随行而来的还有大批粮草,摆明了是要与宋军持久抗衡。

  消息传到和尚原,宋军将领们不由为之沉默,徐还的脸色也低沉了不少。

  毫无疑问,这个趋势对大宋不利。

  看来两次失败之后,金军已经放弃速战速决,一举破秦陇的打算,改变了策略。

  不再主动进攻,那么宋军仰仗的地利优势就不存在了,不得不转而正面直接抗衡。

  前些天黄牛埔的战况便是教训,死伤太过惨重,宋军在这方面是短板,短期内难有提升。

  金军这般步步为营,逐步推进,宋军的防守难度很大。

  麾下将领们倒是有建议,坚守不出,与金军对峙相抗。

  但金军能在渭滨连营,摆明了是要打持久战,这样相互对峙下去,吃亏的是宋军。

  徐还很清楚,长久相持拼的不是交战胜负,而是粮草与后勤补给。

  宋军粮草均是从蜀中运送北上,蜀道艰难,粮草运送的成本可想而知。

  而金军则是关中以战养战,肆意劫掠,从平原上运输而来,甚至可以借助渭河水运,相当便捷。

  优劣之势,显而易见。

  虽说成都路转运使赵开一直保证大军粮草供给,但长此以往,即便赵开不说什么,下面的人员就会叫苦。

  粮草若无保证,前线何谈从容开战

  至多半年时间,川陕一带,进入夏秋之后,雨水连绵,蜀道将会更加艰难,粮草运送压力会成倍增加。

  若前线宋军迟迟不能一定程度自给,压力无疑会更大。

  这一点上,与岳飞所在的荆襄不同。

  岳飞有汉水之利,便于粮草供应,可以坚守,但自己却没有那么多时间。

  若长时间无所建树,粮草军饷靡费,对军心不利,朝野上下指不定也会有风言风语。

  到时候对自己的指责、质疑无疑会增加,焉知赵构会不会动摇,甚至有所猜疑。

  事到如今,徐还已然不敢再奢望赵构对自己深信不疑。

  将在外,手握大军,猜忌是必然的。

  毫无疑问,眼前的局面对自己很不利。

  箭筈关、黄牛埔虽然战败,但银术可到底经验老道,敏锐发现了宋军的劣势,自己的为难之处。

  转攻为守,联营对峙,顷刻间便像是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徐还难免心情沉重,如此情势下,似乎别无选择,只能主动出击。

  大宋之重铸山河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