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八八章 擦肩而过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一个臣子风评太好,能力还不弱,皇帝怎么能安心呢

  尤其是赵构这号心胸本就不怎宽广的皇帝,以及大宋当前特殊的局势

  说到底,自己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有莽撞的权力。

  渡江南归,第一站自然是镇江。

  与刘光世自然要有个交接,淮南已经收复,大宋的北部防线已经推进到了淮水沿岸。

  李彦先和郦琼两个人的资历太浅,难以担当这样的大任,必然需要一位位高权重的大将坐镇。

  不出意外的话,这份差事肯定会落到刘光世身上,在原本历史上,他曾驻守淮西多年。

  再次见到徐还,刘光世满面含笑,表面上那是相当客气。

  虽说徐还出发之时曾给了他很大难堪,但徐还是驸马,身份本就高贵,何况此战还大获全胜,谢大捷之威而归,气势更非同小可。

  楚州失守之时,在刘光世看来完全不值一提,毕竟是为了收复整个淮南。

  刘光世不理解,也不忿那些文官的弹劾,简直是莫名其妙,不懂却添乱。毕竟他也是武将,也曾有这样的烦劳。

  再者,楚州陷落即便要追责,首当其冲的也不是徐还,而是他这个前次救援不利的统帅。在这一点上,他与徐还同仇敌忾。

  徐还心里明白,出发时那般狐假虎威震慑刘光世是迫不得已,如今得胜而归,自然要有所改观,过分得罪一位柱国大将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辛赞告诉他,不知道从哪里起来一股谣言,说徐还降职王德,实际是为了羞辱刘光世。

  传言有模有样,还有个说得过去的原因,声称他与柔福帝姬大婚之日,临安潜入金国刺客。乃是刘光世江防不严所致,故而对其怀恨在心,如今寻机公报私仇。

  对于这样的说辞,徐还也是无奈,真不知是什么人这般小人之心,空口造谣

  不过固然是谣言,也不得不防,流言蜚语有时候也很有杀伤力。也不知刘太尉是否听入耳中

  思来想去,徐还不仅对刘光世客客气气,并以王德此战为先锋立功颇多为名,恢复期官职,算是给足了刘太尉面子。

  至于刘光世买不买账,那就不得而知了。

  表面上一团和气算不错了,至于内心徐还无意探寻,也不甚在乎,毕竟心长在别人肚子里。

  在镇江留驻两日,与刘光世交接好江淮军务之后,徐还启程前往建康。

  司天监已经在紫金山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安葬赵立,葬礼徐还自然是要去的,而且是以驸马之尊亲自护灵。

  此举或许有点不合礼数,但徐还坚持如此,算是对英雄最大的尊敬。何况他还要在葬礼后,将赵破虏带回府中抚养。

  如此情形,落在赵立旧部与江淮兵卒眼中,都感慨不已。

  瞧瞧,跟着徐驸马作战卖命,即便是阵亡,也死得荣耀啊不仅身后殊荣,家眷子也得到很好的照应,在天之灵也能瞑目安心。

  自此,徐还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形象开始有所不同。

  离开镇江,经过焦山,座船溯江驶向建康。

  徐还并未注意到,当此之时一叶扁舟与自己擦肩而过,从焦山对面的河口,驶入了江南运河。

  扁舟之上,一对中年夫妇满腹感慨,满心忐忑

  大宋之重铸山河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