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兴诗书_重生大秦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制,认为分封制这才是几千年王道正统思想的治国方略。

  儒生们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始皇帝的不满,他让李斯出面跟儒生们做出解释,以便想用“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的主张说服他们,可儒生们不但不听反而不依不饶的三番两次的触犯他的底线,这才让他下令诛杀儒生,焚书坑儒。

  然而,就是因为始皇帝焚书坑儒影响极大,才使得天下读书人这般的恐慌。

  实际上秦国并不是不注重读书人,不注重人才,不然始皇帝身边还会有像张苍和叔孙通这样的博士吗?

  只是有了焚书坑儒的前车之鉴,天下的读书人再也不相信朝廷会尊重读书人,再也不敢入朝为官。

  正所谓人言可畏,就这样一传十,再十传百,天下读书人都不清楚焚书坑儒的真实原因,反而在心里认为这是大秦对读书人的迫害,心里就没有了朝廷,没有了入仕之心,才会出现商山四皓儒隐居山林等故事。

  然而,凭心而论,要将始皇帝的焚书坑儒跟清朝的文字狱相比,才能发现两者之间不可同日而语。

  就因为这个原因,天下的读书人跟大秦朝廷越走越疏远,以至于到了现在,谁都读书人真的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

  现在,有了赢高的这一番话发自肺腑的话,有了赢高对待读书人的这一份尊重,有了赢高作为大秦皇子及封地之主对天下读书人的肯定,作为读书人的叔孙通怎么能不感动,张苍也是学子出身,他怎么能不被赢高的气度所折服呢?

  “丞相和叔孙先生快快请起,高可受不了你们的大礼啊!”赢高急忙阻止道,让两人落座,赢高继续说道,“高还有一点,就是叔孙先生要对学馆内的学子严格要求,学馆既要培养出百家之学的大师,也要出为大秦所用的良臣。高的想法是等到学子们在学馆修习三年,再通过学馆的考试,通过者再以他们的能力大小委任官职,丞相以为如何啊?”

  “君上建议极好,臣同意。”张苍欣喜的答道。

  他心里很清楚,要是依照赢高的要求创办学馆,不惜花财力物力人力来培养人才的话,三年时间确实能培养出不少能干之臣。

  “只是恐怕要让叔孙先生多费心了。”赢高又继续向叔孙通说道。

  “君上这么重诗书,这么看重天下学子,能够创办学馆,臣高兴还来不及呢。”叔孙通欣喜的说道,“请君上放心,臣愿征鲁地诸生与臣弟子一同努力,将学馆办成当年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府开办的学府,它始建于齐桓公,因为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以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为主。稷下学宫才能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才开创了帝国历史上“百家争鸣”壮观局面,而齐国也正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存在而屹立六国之首而数百年不倒。

  现在,叔孙通既然有这么大的雄心和抱负,还向自己表明了他决心和目的,赢高自然是高兴不已,立即表示学馆的一切用度不需要叔孙通操行,他会想办法解决,只需要叔孙通将学馆办好就行。

  叔孙通见赢高这么信任自己,见赢高这么支持自己,心中感动不已。

  这个时候,他心里暗自发誓自己一定要办好学馆,不负赢高的信任和期望。

  这个时候,他的心里已暗自立下了今生誓死要追随在赢高身边的铮铮誓言。

  然后,赢高又跟张苍和叔孙通两人又讨论了一些具体的政务,解决了两人今天向他汇报的所有问题,两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开。.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