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1 航发大修线换预警机跟空中加油机技术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能消化得了么?

  “将军,不是我们不愿意,本着对你们负责的态度,所以不希望你们花冤枉钱。发动机的技术出售给你们,贵国在没有完整的配套下,连基础材料生产都无法完成,加工制造实力更欠缺,没有数万吨的水压机……难道贵国准备建立一个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生产产业?”

  不是谢凯不想卖。

  伊拉克人买了技术玩不转。

  要建立整个生产系统,没有几十上百亿美元,根本就没有可能。

  建立起来,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技术人员来搞不是?

  伊拉克现在支付不起那么多钱。

  “只要组装线,保证我们有发动机的大修能力就行。”易卜拉欣终于交代了他们的真实目的。

  不是为了制造发动机,而是为了发动机的大修生产线,“我们的技术人员交给贵方培养……”

  谢凯看着对方,想要拒绝吧,一想到海湾战争后伊拉克会被国际封锁,日子过的确实不怎么样,到后来进入二十一世纪美国对伊拉克动手,所有武器装备都是八十年代两伊战争剩下的,日子极其落魄。

  “如果只是发动机大修线,没有问题。这东西,必需得现金。”谢凯琢磨了一番,说到。

  易卜拉欣还真没想到谢凯会这样容易就同意了。

  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只要能得到一条发动机大修线,他们空军部门自己掌握发动机的维修工作,话语权都会增加很多。

  阿萨德-25工厂的建立,实际上就是总统希望培养自己的人,什么都靠着苏联人跟法国人,被掣肘太多了。

  中国愿意卖,先搞大修,然后慢慢建立配套,逐步建立组装能力,培养人才,然后再搞自己的发动机生产。

  有了战机生产线,再有了发动机生产能力,到时候,就不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太多战机了,也可以着手对其他落后的战机进行改进。

  那样一来,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经费短缺,苏联跟欧美都不愿意卖战机的情况。

  双方回到招待所,谢凯把情况给汪贵林汇报了一番,对于出售航空发动机大修线的事儿,他们倒没有什么意见。

  反正都是属于后勤维修服务的。

  “一条大修线的各种设备并不高啊,你这要他们亿美元,是不是太过分了一些?”对于谢凯的报价,汪贵林只能庆幸,他不会从谢凯手中买东西。

  谢凯看着汪贵林,“汪叔,大修线的技术设备不多,但是经验值钱。伊拉克人国内的很多战机都是有不少年头了……”

  这个价格,已经属于友情赠送了。

  伊拉克人得到大修线,每年都得支付给苏联人跟法国人好几亿美元。

  “你看着弄吧,这些我也不是很了解。”汪贵林说到。

  谢凯点头,“伊拉克人手中还是有好东西的,这次应该可以从他们手中弄到一些我们需要的技术跟资料。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